李全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一切都让李逵看破了。

    这让他吓得大惊失色,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时候,贡院门口吏部的衙役开始鸣锣,朗声道“京东东路举子,准备入场拿号!”

    李逵这才转身,带着李云朝着考场而去。相比其他朝代的科举会试级别的考试,大宋的贡院可以说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首先,考场给准备饭菜。

    虽然称不上珍馐,但也是有荤有素,直到吃饱。李逵和李云就没有带三天的食物。

    实际上,大宋的省试还有许多其他的待遇,比如说省试之后,举子可以住在贡院。当然,不是住在考棚里,而是正儿八经的房子,就是比较小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元祐初年因为贡院一场大火,死了十多个举子,外带一个状元的原因了。贡院只有一个门,真要是着火了,迷宫一样的环境,根本就逃不出去。

    殿试不一定会举办,有时候省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一般取消殿试是因为皇帝年幼,无法主持殿试。

    进入搜查区域,衙役们一个搜查举子的随身书箱,一个在旁边盯着,深怕遗漏了考生夹带的证据。李云和李逵一点都不着急,他还有心思左顾右盼,失望的对李逵道“解氏兄弟没有来,可惜了。”

    解氏兄弟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什么省试,他们是来参加武举选拔的。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能参加省试是一种资历,吹牛的时候用得着。但更多没有希望通过省试的考生来说,省试,不过是陪太子读书而已。看人家荣光,自己却被踩入泥土之中,凑热闹的心思也就淡了。

    搜查很快,也没有让考生感觉会受到侮辱的地方。至少不会让脱衣裳之类的,让人饱受屈辱。大宋的士子将来是士大夫的储备,这点优待还是有的。实际上,到了省试这一关,夹带这种东西已经没用了。

    要是连《论语》、《孟子》之类的圣人言都背诵不出,根本就没有可能通过省试的机会,就算是开卷,对于这些考生来说,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能参加省试,并在省试之中脱颖而出的士子,已经不需要通过默写经义这些浅显的学问来获得卷子被拔高的机会了。

    他们更多的较量是在赋,策论这些比较考验文采的地方下功夫。

    李逵和李云顺着人群走去拿了号。

    “考棚地字乙号,座次十二。”

    “考棚地字乙号,座次十七。”

    李云好奇的看着自己的考棚位置,暗暗祈祷,千万不要是臭号。

    李逵也挺担心这个问题。大宋的贡院修缮的很不错,几乎没有漏雨的可能。但唯独有一样是让人受不了,臭号。

    贡院落锁之后,三天之内是绝对不会打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