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忆宸所书写的揭帖,被送至阁臣中排名最末的高谷面前,由他票拟後递交到皇帝手中,再继续以朱笔批出。

    所谓“票拟”,简单粗暴点理解,也可以认为是在奏章上面贴张小纸条。

    但是这张票拟小纸条,就跟沈忆宸写的揭帖小纸条完全不同了。揭帖只是把奏章叙述浓缩JiNg简,并不能对奏章原本内容,做出任何主观的裁决跟批覆。

    而票拟某种意义上,就是代入皇帝的身份进行批答,然後交给皇帝看一遍走个过场。最後再换上支朱笔,把票拟内容誊抄一遍,发还给上表臣子。

    所以文武百官看到的皇帝批覆,绝大多数其实都是内阁大臣们代笔书写的,他们的意志想法与皇权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为什麽,内阁能取代丞相地位,侵占六部职权,成为大明权利中心的原因。

    说到“票拟”权,就不得不提到“批红”权。

    票拟程序最後一步由皇帝朱笔誊抄,就叫做“批红”,也可以称之为“批朱”。

    司礼监掌印太监为何能权侵朝野,被称之为“内相”?

    原因就在於这最後一步,本应该是皇帝自己亲批的,他把这个权利下放给了司礼监。

    想想看大明王朝政策的执行跟发出,全部都掌控在司礼监掌印太监手中,能不位高权重吗?

    虽然在律法上面,规定了太监批红必须遵循内阁票拟的内容,最多就是更改下其中错别字。但问题是真正达到了权倾朝野这个地步,谁还会遵守律法的规定,改了又如何?

    王振能做到宦官g政,靠的就是欺上瞒下,假传或者歪曲篡改谕旨!

    “票拟批红”制度,等同於内阁跟太监,把国家政策的制定权跟执行权给瓜分了。

    皇帝要是励JiNg图治、雄才大略,还能把控住政治的基本大方向,不至於被下面的人随意糊弄。

    要是这个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那就真成为了一个人r0U橡皮章,压根就不知道帝国政策是些什麽,又如何执行的。

    并且内阁还有一项非常牛b的技能,那就是皇帝如果不按照票拟内容颁布旨意,或者说绕过内阁直接发布圣旨。

    这种圣旨就被称之为“中旨”,他们有权利封还不执行!

    後世都明白权利是至下而上的,一旦下面没人听没人办事,就算高居帝王,也不过是个孤家寡人。

    同时这种状况也解释了,为何明朝文官集团会跟皇帝斗的不亦乐乎,本质就是在争夺对於国家的控制权,谁也不愿分享这至高权利。

    阁臣高谷看着沈忆宸递交的揭帖,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