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朱仪的话语回荡在奉天殿内,相b较旁人此刻沈忆宸心中收到的冲击更大。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沈忆宸对於“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八个字深恶痛绝,认为是成国公朱勇强加给後辈的枷锁,无非就是想着为那辉煌的成国公府添砖加瓦。

    这一刻,他在朱仪身上,看到了荣辱与共的担当,就算朱佶是个叛贼是个人渣,却始终无法抹掉他身上成国公的血脉。

    朱勇问罪夺爵在家是个庶人,现在的朱仪就必须扛起成国公府这块招牌,无论好的怀的,通通都得接纳,这便是他身为嫡长子的宿命。

    面对朱仪的请罪,景泰帝朱祁钰看不出什麽情绪波动,仅仅是淡淡回了一句:“朱佶现在就在外面候着,朕看在前成国公朱勇的面子上,给他一个辩解的机会。”

    “大明勳戚与国同休,不要让朕寒心。”

    朱祁钰的这句话,无疑是个警告跟暗示,只是听在沈忆宸的耳中,他想到的却是更多东西。

    景泰一朝七年时间里面,朱祁钰勤奋理政、任用贤臣,兢兢业业,绝对称得上是合格线之上的君王。如果能再进一步,顺势扭转土木堡之後大明颓势的话,救时之君跃升为中兴之主,也不是不配。

    但问题是他当政期间,对於谦大权独掌能保持尊重跟克制,对武清伯石亨的权yu滔天能做到容人之度。却不知道为何,历史上对於老牌勳戚始终保持着不加遮掩打压,b如始终不允许朱仪袭爵,并且连去鹞儿岭祭拜都不行。

    另外英国公张辅虽然开恩袭爵,却让幼子继任,从而导致英国公一脉实际上也不满。

    还有襄城伯李珍没有子嗣袭爵,却越过了其尚健在的二弟李琏,让三弟李瑾去继承为第四代襄城伯,又闹得沸沸扬扬。

    至於修武伯沈荣不让嫡子袭爵,泰宁侯陈瀛让旁支袭爵等等C作就不说了。反正只要是元老勳戚,景泰帝朱祁钰就跟有仇似的削弱打压,甚至导致了朝中勳戚势力失衡,文官逐渐一家独大。

    当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大明诸王群起而攻之,就在於削藩太狠不给活路。

    现在景泰帝朱祁钰虽然没到要命的地步,但在还未定罪的前提下,丝毫不给成国公一脉留有情面,很难不让在场的老牌勳戚们寒心。

    谁能够保证子子孙孙,不会出现一个两个忤逆之徒,万一被抓到了把柄成国公的今日,就是自己的明日!

    “臣,谨遵教诲!”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哪怕明知道这是一种威胁,朱仪也只有谢恩的份。

    “把朱佶给带上来。”

    随着朱祁钰的一声令下,御道的远处出现了几名锦衣卫的身影,中间被包围的就是还穿着一身戎装的朱佶。

    义州战斗结束之後,对於这位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再加上还有着成国公之子的身份,大同总兵郭登无法处置,只能押送他跟传递军情的信使,一同前往京师交给皇帝问罪。

    不过沈忆宸却在看守的锦衣卫中,意外看到了赵鸿杰的身影,入殿之後经过身旁的时候,还顺势递给了他一个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