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专业人士面前,由赵子明发起的ar并购战,称得上惊天豪赌。

        有人佩服他螳臂当车的勇气,也有人嘲笑他不自量力的狂妄。

        每一个人都清楚,此举赵子明已经压下了自身的所有荣誉,一旦失败,后果不堪想象。

        追涨杀跌,不仅是股市的惯例,也是商业中的应用。

        此战之前,赵子明一路走来,顺风顺水,逐步踏向神坛,成为万千创业者的偶像。

        中间虽然偶有小挫,却无碍大局。

        用知名大v、民权斗士、著名公知刘国朝的话来说:

        “历来成功之易莫如赵子明”。

        享受了多少的赞誉,就承担了多大的非议。

        不说赵子明一路走来,踏着无数的尸骨,数不清的竞争对手,即使是在没有厉害关系的路人眼中,对他不满的也大有人在。

        毕竟,嫉妒可是人类天生的七宗罪,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幸灾乐祸。

        有多少嫉妒赵子明成功的人,就有多少想看他倒霉的人。

        赵子明如日中天时,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消失无踪,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潜伏爪牙。

        然而,一旦这次收购战失败,积攒已久的问题就可能汹涌而至。

        嘲讽讥笑还是常常事,人心的改变甚至会带来崩盘。

        有时,成功十次也抵不住一次的失败。

        到了那时,数字集团会不会失控?辉煌、金龙会不会有连锁反应。

        人们需要的是一个英明的企业家,能带领公司一步步走向辉煌,而不是一个冒险冲动、盲目自大的领导人,葬送大好形势。

        赵子明即使握有公司绝对控股权,面对政府无声的压力,股东暗含的不满,下属的怀疑,他会不会乱中出错,甚至做出更离谱的决定?

        几乎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

        一个失去人心的领导者,即使掌握再多的书面股份,也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