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投票表决,结果北京获二十票,南京获五票,武昌获二票,天津获一票。
这结果和南方革命党几个领袖人物的意见相左,孙中山、黄兴大为震怒。他们召集议员中的同盟会员开会,统一立场。
第二天,孙中山依法要求对国都地点进行复议。
黄兴亲赴现场,对议员进行威胁,下令翻案,威胁:“否则吾将以宪兵入院,縛所有同盟会员。”
看来,即便黄兴这样的民主共和的斗士,当民主的结果不遂其心意时,也会对民主兴讨伐之师,也会把民主当成负担。
经吴玉章等人在底下反复疏通,最后以十九票赞成,十七票反对,勉强通过了定都南京的提案。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他先后在成都尊经书院、泸州川南经纬学堂和日本、法国的学校读书。先是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拥护者和宣传者,后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了四川的保路运动和和辛亥革命。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参加过南昌起义,派往过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等。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中国著名的“延安五老”。
在南北方就定都南京和北京僵持不下时,黎元洪曾趁机提出建都武昌的主张,试图走第三条道路。
二月二十四日,湖北临时议院通过“以武昌为首都”的决议。
二十六日,《民生日报》发表了民社的通电:“建都问题,京不宜南已成舆论。参议院附和政府少数人之私见,率定南京为临时政府地点。既昧大势,复拂舆情,以吾党所绝对不可赞同者。际南北纷争之日,新旧暗斗之时……折中制定,莫若武昌……既涂除北京旧染之污,亦免蹈建业偏安之日。”
关于定都,黎元洪与湖北方面的意见是,坚决反对南京,北京可以商量,武昌最好。但黎元洪和湖北方面的意见,几乎没有响应者。于是,黎元洪又退了一步,提出国都先设北京,等条件成熟了再迁武昌。
在二月二十七日,黎元洪致电孙中山和参议院,指责他们坚持定都南京是“胶执成见”,指出武昌“居中驭远”,地势险要,交通便捷,能控制全国枢纽,最适合为国都的理由,最后提出鉴于赞成北京者日多,可暂以北京为权益之地,先在北京建立临时政府,同时,“开辟武汉,建筑新都”,新都建成后即可迁移。
后来,北京发生了兵变,黎元洪敏锐的意识到,定都北京已经是不可逆转,遂通电全国:“顷闻京、津乱党操戈,首难虽平,余孽未清,祸变之来,将未有艾……时机万分危迫。舍南京不至乱,舍北京必至亡,……”和坐镇北京的袁世凯遥相呼应。
由此,民国初建时的国都之争,也就落下帷幕。
这结果和南方革命党几个领袖人物的意见相左,孙中山、黄兴大为震怒。他们召集议员中的同盟会员开会,统一立场。
第二天,孙中山依法要求对国都地点进行复议。
黄兴亲赴现场,对议员进行威胁,下令翻案,威胁:“否则吾将以宪兵入院,縛所有同盟会员。”
看来,即便黄兴这样的民主共和的斗士,当民主的结果不遂其心意时,也会对民主兴讨伐之师,也会把民主当成负担。
经吴玉章等人在底下反复疏通,最后以十九票赞成,十七票反对,勉强通过了定都南京的提案。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他先后在成都尊经书院、泸州川南经纬学堂和日本、法国的学校读书。先是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拥护者和宣传者,后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了四川的保路运动和和辛亥革命。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参加过南昌起义,派往过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等。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中国著名的“延安五老”。
在南北方就定都南京和北京僵持不下时,黎元洪曾趁机提出建都武昌的主张,试图走第三条道路。
二月二十四日,湖北临时议院通过“以武昌为首都”的决议。
二十六日,《民生日报》发表了民社的通电:“建都问题,京不宜南已成舆论。参议院附和政府少数人之私见,率定南京为临时政府地点。既昧大势,复拂舆情,以吾党所绝对不可赞同者。际南北纷争之日,新旧暗斗之时……折中制定,莫若武昌……既涂除北京旧染之污,亦免蹈建业偏安之日。”
关于定都,黎元洪与湖北方面的意见是,坚决反对南京,北京可以商量,武昌最好。但黎元洪和湖北方面的意见,几乎没有响应者。于是,黎元洪又退了一步,提出国都先设北京,等条件成熟了再迁武昌。
在二月二十七日,黎元洪致电孙中山和参议院,指责他们坚持定都南京是“胶执成见”,指出武昌“居中驭远”,地势险要,交通便捷,能控制全国枢纽,最适合为国都的理由,最后提出鉴于赞成北京者日多,可暂以北京为权益之地,先在北京建立临时政府,同时,“开辟武汉,建筑新都”,新都建成后即可迁移。
后来,北京发生了兵变,黎元洪敏锐的意识到,定都北京已经是不可逆转,遂通电全国:“顷闻京、津乱党操戈,首难虽平,余孽未清,祸变之来,将未有艾……时机万分危迫。舍南京不至乱,舍北京必至亡,……”和坐镇北京的袁世凯遥相呼应。
由此,民国初建时的国都之争,也就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