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驻扎在大散关的杨秋部、驻扎扶风郡的梁兴部,奉韩遂之命增援潼关。两部兵马在鹛县汇合后,终在韩遂九死一生之际赶到潼关。

    马超军原本通过血战逐渐赢得了战役的主动权,但这主动权却在敌援军赶到后转瞬即没。

    尽管马超悍勇难挡,尽管马超麾下部曲尽皆英勇善战,但败局却已无可挽回。重新恢复士气的敌军爆发出惊人地战力。让马超军地歼敌企图根本无法实现。

    不多时,曹操大军和杨秋、粱兴两部西凉军便迅速切入战场。马超、庞德抵抗了一阵后,还是无奈地接受了寡不敌众的命运。马超拼死突破韩遂军阻拦,与庞德汇合一处。

    随即,马、庞二人率领残余部曲向西南败退下去。

    杨秋、梁兴因顾忌马超的威名,也未敢贸然追击,遂领军与韩遂残部汇合。而另一方面,曹操大军急行至潼关。虽成功地击退马超,但体力消耗极剧,也已无力追击……

    至此,惨烈至极的潼关之战终告结束。

    潼关这一战中,曹操、马超、韩遂三方共投入兵力逾20万之众,伤亡亦达到骇人的10万人。

    从表面看来,曹操和韩遂是最后的胜利者。但这一战中,韩遂折损兵力超过4万人(有近一半是在夏侯渊赶到前造成的)。

    已彻底伤筋动骨,最强悍地精骑战力也被马超地铁骑几近碾得粉碎。十年八年内,韩遂再也无力兴起大规模的战事了。

    可以说,这一战对韩遂是胜而非胜,日后能否稳固住西凉还是个疑问。相比较而言。曹操虽然也折损近两万之众,但却以这一战彻底瓦解了西凉对威胁。

    当然,真正说来,曹操地损失也不止这些————马超横扫雍、司二州期间。曹军的损失也不下5万人,而且更是延误了曹操平定河北的好时机。

    至于马超,则成为最大的失败者————父亲身死,在武威的亲族生死不知。赖以纵横西疆的铁骑大军,最后居然只剩下了不到15000人。

    …………………………………..

    失魂落魄地马超领军一路西退,意欲返回凉州再整旗鼓,但行至大散关时,就被留守的韩遂军彻底阻住。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铁骑面对坚壁死守的雄关也是一筹莫展。

    而曹、韩联军在稍事休整后,便迅速尾随追击而来。

    不得已之下,马超问计于法正。三军混战之时,法正一直被马超派遣得百余铁骑保护在旁躲避,并未真正接战,也因此逃过一劫。马超撤退之时,也没忘了带上法正。

    法正早已为马超想好了退路————向西,大散关挡路。退往西凉已无可能。而且即便能够回到西凉。面对曹、韩联军也绝对无力抵抗下去。

    向东,曹、韩联军正在追击而来。更是不现实。

    在北面是黄河的情况下,惟一地出路其实只有南下,走子午谷退向汉中,而后寻机西进夺取汉中,或是东向夺取上庸,作为安身立命、乃至复仇的根本。

    与马岱、马休、马铁及庞德等人商议之后,马超无奈地接受了法正的提议,迅速领军南下,直奔子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