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比想象中要短,秦浩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还是秦俊业提醒他,这才醒悟过来。

      “谢官家恩典。”

      .......

      另外一边,余府此时也是摆了香案,在前院接旨。

      余嫣然全程红着脸低着头,不敢抬头见人,身后的余二姑娘眼神里嫉妒得都要冒火了。

      原本以为东昌侯府得罪了邕王,肯定要没落了,谁知道邕王直接挂掉,秦浩刚刚又立了大功,从扶桑带回来大批银两,不仅官升三级,就连官家都下旨赐婚,必然会被予以重用。

      余大人此刻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之前他还担心东昌侯府这门亲事会影响到自己的前程,现在想想还是父亲高瞻远瞩,要不然若是推了婚事,他现在肠子都要悔青了。

      谢恩过后,余老太师看着儿子那一脸市侩的样子,就忍不住直摇头。

      余老太太拉着孙女余嫣然的手,喜极而泣:“总算你这一年没有白等。”

      余嫣然红着脸点头:“多亏祖母、祖父成全。”

      .......

      秦浩跟余嫣然的婚事一时也成了汴京勋贵们,茶余饭后的时髦话题。

      原本秦浩就是汴京城出了名的贵公子,要相貌有相貌,要学识有学识,若不是得罪了邕王,不知有多少勋贵人家惦记。

      后来秦浩被“发配”东瀛时,不少勋贵都觉得东昌侯府肯定完了。

      然而,谁知道峰回路转,一场政变让邕王直接挂掉了,不过当时秦浩已经去了东瀛,不少人都觉得他恐怕是再难回来了。

      没曾想,秦浩不仅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白银,帮助官家解决了钱荒的问题,瞬间就成了新帝信重的股肱之臣,不仅连升三级,还给他赐婚。

      这无疑给了汴京城的勋贵一个信号,东昌侯府又要起来了。

      一时间,之前那些裹足不前的勋贵纷纷捶胸顿足,当初怎么就没有趁机抄底呢?反倒是被余家给捡了漏。

      为了修补关系,那些勋贵家眷开始以各种名义邀请秦柳氏。

      可惜,秦柳氏现在忙得脚打后脑勺,压根就没用,既然是官家赐婚,婚礼自然不能怠慢,秦柳氏哪还有空去搭理她们?

      盛家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