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连坐制会导致冤屈,也不能姑息。

    因为他们也是公孙渊称王的收益者,若不施予惩戒,将无法宣昭庙堂有罪必究的威严。

    但夏侯惠觉得可以从轻发落。

    只需效仿前汉时期的“陵邑制”,将他们举家迁徙离开辽东就好了。

    带着家产迁徙入中原腹地的他们,会促进当地的繁荣,也能空出许多田亩与牧场,留给驻守在当地的兵马屯田自给,节约朝廷维护辽东的军费。

    如让夏侯霸所督的两千郡兵与三千士家新军来屯田,就能极大的缓解,朝廷维护其他留下来驻守幽州边军的军费开销了。

    诸如以上,凡是被诛杀或迁徙离开的家族,他们家中的徒附佃户与仆婢,皆不允许带走,而是留下来被官府编户落籍,在废弃的辽东属国画地安置。

    这种做法,不是仅仅为了为国添户那么简单。

    而是效仿秦汉以来徙民屯垦戍边的政策。

    辽东四郡孤悬在海东,因为有伴海道与辽泽的存在,一直与中原的联系十分脆弱,是一个极容易滋生野心、割据自立的地方。

    若是不将辽西郡的伴海道、辽东属国经营起来,加强辽东四郡与幽州、中原的联系,日后还是会滋生不臣的。

    再者,这也是为了防备鲜卑部落坐大的考虑。

    自从三郡乌桓被覆灭后,白部鲜卑就南下了,在辽西郡北部盘桓了,农牧皆宜的辽东属国若是一直无人定居,哪能不吸引其他鲜卑部落南下呢?

    而他们南下了,不就是切断了幽州与辽东的联系了嘛。

    所以,将那些徒附与仆婢安置在那边,就是很好的选择。没有人甘愿自己的后代也为仆为婢,魏国给与了他们当人的机会与恒产,他们就会成为魏国的死忠、守护疆域的屏障。

    这些提议,毌丘俭想了想,似是也挺有道理的,便也没有反驳什么。

    虽然他觉得事情有些复杂且执行难度大了些。

    但挟大胜之威,可令士庶不敢不从;而趁着讨伐大军归师时,将那些迁徙的家族带回去,也不多费多少力气。

    最重要的是,囤积在辽燧的粮秣,足够支撑夏侯惠这些折腾之举。

    只不过,夏侯惠接下来的提议,他就无法认可了。

    因为夏侯惠以天子诏令中的“辽东将吏士民为渊所胁略不得降者,一切赦之”为由,打算对军中低级将率与官吏网开一面。且还打算从投降的辽东军中,选拔出一部分继续为卒,用来维护各郡县的治安与抵御高句丽、韩濊的侵扰,余者则是遣归桑梓、卸甲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