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前面就快到东水关了!”少年郎扶着船舷,神态举止间颇有些兴奋。

    少年郎旁边是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小生,戴黑纱方巾,穿青布直身,很普通寻常的儒士衣着,因着这人长相实为俊逸不凡,一身朴素的直裰长衫倒给他穿出了几分清贵气。

    但见河道两边修筑了平整的土坡堤,堤岸上野杨柳茂盛葱郁,倒映于墨绿河面,阵风掠过,柳绦拂动。

    公子长身而立,凝望远处城墙,眉间淡淡愁绪,衣衫迎风凌乱。

    城墙上“东水关”大字远远相望。

    就要进金陵城了!

    自永乐年北迁京师,“金陵”遂改“南京”,留作本朝陪都,已有近百年矣。

    这东水关在通济门(南京城十三道城门之一)旁边,位于南京城东南方向,建造上将水关建筑与城墙建筑融为了一体,建有南京城唯一一座船闸码头。

    秦淮河水在东水关分流,一股顺城墙外侧流而成为护城河,一股穿关入城延展出风光昳丽十里内秦淮。

    金陵自古繁华,水利便达,南来北往的商贾在此汇聚。河道上通行船只接连不断,桅帆连天蔽日。

    向来驿船优先通行,其它商船或游船见了官府旗牌亦会主动避让,是以乘船很快抵岸,泊停于码头。

    “佑哥,咱们下船!”青年开口道。

    码头上一番忙碌景象,放眼望去,大多是穿粗衣短打的卖苦力汉子,纤夫们齐力拉纤使船靠岸,脚夫们上下搬卸货物,杂役们卖力肩抗大包,一人或两人合力挑担,推独轮木车来回运货。

    锦衣长袍的贵人坐进等候在一边的轿子、马车,或是骑上健马,身后仆从跟随,商贾打扮的人背着毡包奔走,赁上车轿代步,来来往往,如瀑如流,怎生的好不热闹!

    二人通过通济门进了城,街道宽阔,两边店肆密集,货栈众多,也有不少饮食店铺,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顺着通济门大街往前直走,游览了有会儿功夫,佑哥观望间觉口渴,于是嘻笑着问:“公子,要不去茶馆里头吃吃茶好哩!”

    二人选了家清净的茶坊。

    店小二迎上来招待,见是个文雅士人,便拱手道:“楼上有洁净座头,二位楼上请!”

    小二哥一面殷勤将人往楼上引,一面搭话,“您二位行囊在身,想必是刚来金陵吧?”

    “咱金陵的秦淮河房可谓声名在外,我家茶楼正好依水而建,二位品茗时还可赏赏河景。”

    二人临窗而坐,凭栏望外,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