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包围了章邯军,项梁得意极了。只要把章邯军消灭,通往咸阳的道路上就再没有值得一提的障碍。

    到秦始皇为止,每一位秦王几乎都是有为之君。在他们的统治下,秦国良将辈出,带领秦军不断地取得胜利。而到了秦二世上台,秦军突然变得软弱可欺,除了章邯率领的这支刑徒军之外,再无一支能有昔日嗜血之勇的秦军出场。那么,昔日扫灭六国、气吞山河的秦军哪里去了呢?

    秦军战斗力的蜕变,首先在于秦王本身。

    在秦始皇扫灭六国、南定百越、北拒匈奴之前,秦国地处秦川一隅之地。秦国建国晚,西周灭亡后才真正建立,不比其他根基雄厚的诸侯国。而秦人因为以前生活在西北草原,与戎、狄、羌杂居交融,在血统方面也被中原诸侯所歧视。地处偏僻、实力较弱、不受尊重,这些固然是秦国的不利因素,但也激发了历代秦王的雄心。为了获得至少跟其他诸侯平等的地位,在夹缝中求生存,军事上,几乎历代秦王都厉兵秣马,热衷于开疆拓土。尤其秦孝公用商鞅实行变法后,秦国国力迅速上升。之后的秦王发现自己有了统一天下的条件,更是以扫灭其他六国为己任,坚持不懈地出兵讨伐。

    历任秦王在军事上的积极作为,无疑促进了秦军战斗力的提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国再没有任何等量级的敌人,秦始皇与继任的胡亥失去了进取心,大多数秦军的战备日渐荒废,秦军被分散到各地担任安防工作,战斗力迅速下降。

    秦军迅速蜕变的第二个重要因是蒙恬含冤而死。

    蒙家三代人对秦王赤胆忠心。蒙恬在秦灭六国后是秦军中的第一名将。蒙恬军向心力和战斗力极强,对秦王的忠诚度也极高。因此,当时的蒙恬军是秦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队伍。如果蒙恬健在,挥师南下,仅仅依靠蒙恬军的力量,秦国就有很大把握迅速平定起义。而且,以蒙恬的声望和能力,也足以调动指挥全国秦军,不至于造成将领各怀心思、各自为战的局面。

    然而,在胡亥与赵高的心目中,蒙家是属于长子扶苏的派系,是对胡亥即位的威胁;而大臣李斯热衷于权力,怕扶苏即位后用蒙恬为相,自己被贬斥。所以,三个人一拍即合,在阴谋矫诏赐死扶苏后,也将蒙恬杀害。蒙恬被害死的消息一传出来,全军悲愤含泪,士气低落,战斗力大打折扣,而秦国也失去了当时最杰出的将领。这无疑是巨大损失。

    秦军迅速蜕变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秦末三大军团的问题。在各路人马发起轰轰烈烈的倒秦战争时,秦国还有三大主力军团。

    一个是西南军团。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兴兵五十万大军讨伐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任命任嚣继任。经过四年的努力,这支队伍完成了平定岭南的大业。秦始皇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委任任嚣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刘邦、项羽群雄相继而起,中原一片混乱。如果此时任嚣和赵佗能带五十万大军及时从广西杀回来,完全有能力解除秦国的危机。但是,任嚣有心自立,不仅按兵不动,而且下令堵塞了南北之间所有的通道,根本没有北上作战的意图。西南军团主将怀有异心,直接导致五十万秦军失去履行义务、维护秦军荣誉的机会。只可惜有野心的任嚣命不长,没活到那个时候,而后任嚣因病而亡后,他的位置就由他的下属赵佗所接替的。

    另一个有实力的就是原来的蒙恬军团。蒙恬虽然被害,军队还在,仍然履行着防备匈奴的使命。这支军团的新任主将王离是名将王贲的儿子。

    王离军原本有三十万兵力,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一些兵力被陆续抽调。后来,各地起义陆续爆发,王离军奉命南下平乱。但因为深受爱戴的主将蒙恬蒙冤遇害,主力被连续抽调,这支队伍士气低落,战斗力不高。王离虽然出身将门,但缺乏独自统帅大军的经验,不能充分发挥这支善战队伍的优势。种种因素使这支原本战斗力一流的队伍沦为三流队伍。

    秦国的第三支军团是章邯军团。这支军团原本不存在,是胡亥征发骊山数十万刑徒临时组建的。在章邯的率领下,这支由亡命徒组成的队伍,在自由和富贵的诱惑面前爆发出了极大战斗力,成为了当时秦朝唯一可以依靠的队伍。

    因此,可以说,只要消灭了章邯军,秦朝就等于是一只案板上待宰的羔羊,再无反抗之力。已经将章邯围困在濮阳的项梁怎能不得意呢?

    所以说,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攸关秦楚命运的恶战即将开始了。

    此次战役,影响甚大。

    在此战之中,一个重要的领军人物会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