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互相介绍。

    骆一航知道了老爷子是这回来的主客,姓严,是七十年代的大专生,九十年代国家第一批执业中药师,从业四十年,正高级职称退的休,现在是被药材厂返聘回来的。

    厂里的专业大拿,顶门杠子,说话比厂长都好使。

    另一个小年青姓李,是厂里的采购员。

    至于刘洋,刚入职没两年的质检员,小趴菜,今天就充当介绍人还有当个司机。

    顶门杠子亲自上门,随行带着采购员,开着皮卡,看架势今天是势在必得啊。

    别管是为了药材还是为了人,药材厂面子给的很足,很有排面,说话也很客气。

    主要是姓李的这位采购员在说,不着痕迹的把两边都吹捧了一遍,张桂琴和骆诚听的这个美啊,不断的给客人们添水。

    一行人喝了口水,歇了歇腿,严老爷子发话了。

    要么说顶门杠子,他一说话,小李和刘洋就都不出声。

    “咱们贸然拜访,就不要耽误主家工夫了。骆小哥,带老头子我去看看东西吧。”

    自然是没问题啊。

    骆一航起身带着严老爷子去到南墙棚子下面,掀开防尘布露出下面堆放的猪苓。

    严老爷子眼睛一亮,紧走两步靠过来,先绕着猪苓堆转了两圈。

    然后拿起一块,掂了掂,捏了捏,又放鼻子底下闻了闻。

    再把表面的挪开,从外面,中间,底下,好几个位置分别掏了一些猪苓出来,都拿在手里。

    骆一航赶紧搬了张矮桌,还有小凳过来摆好。

    严老爷子道了声谢,把手里的猪苓放下,又从随身一直带着的包里掏出个布袋,放桌子上摊开。

    里面小刀子小凿子,小矬子小锤子,放大镜研磨器一应俱全,还有一把小铜称。

    都擦的锃亮,看着有不少年头了。

    这时候小李和刘洋也出来了,从他们车上搬了台和饮水机差不多大的机器进来,找插线板接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