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院匠官三千多人,而且还能由杂职转为文职。
这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也明白了文官为何那么敌视文思院、把它和锦衣卫并列的原因——
区区一个文思院,何德何能与锦衣卫一样遭人恨?
就是因为它有三千匠官,有能力和文官抢官位。
不要说文思院那些工匠只能做低品级的小官,没能力担任高官。大明开国初期出身各异的官员不说,到了成化年间,还有木匠蒯祥、石匠陆祥做到工部侍郎,而且评价很高。充分说明了工匠能够当官,而且能够当好。
后世那么多理工科出身的官员,也说明工匠当官的潜力很大,能在很多方面取代文官。
所以文思院这个机构,被文官深恶痛绝,只要找到机会,就裁撤文思院匠官。
明白这些之后,朱由检更不会把文思院匠官裁撤了。不过是每年三万多石的开支,养着三千多匠官对文官保持威胁,这对朱由检来说是很划算的事情。
更何况朝廷的很多器物,都需要文思院制造。那些技术精湛的匠官,是他推进工业化的助力。
所以朱由检的心里,只可惜文思院级别不够,不能成为引领大明工业化的衙门。
把苏茂相的奏疏留中不发,朱由检心里给这个人划了一个大大的叉——
不去想办法增加财政收入,却在这三万多石开支上计较。甚至还要求把漕粮折银留在京城用于多放折色,不得挪用为边饷。
这在朱由检看来,完全是不知轻重。现在大明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补发欠饷,否则边军就有可能逃亡,混入流民中造反,把整个大明掀翻。
相比之下,官员的俸禄折色都发放宝钞算什么,他们又不会反,而且也饿不死。
所以朱由检直接搁置了这个提议,当做没有这件事。
不过,苏茂相这个人却不消停,二十九日常朝,他又上疏请求免除漕白二粮、车户水脚等役。
朱由检只嫌财政收入不够用,怎么可能随意豁免钱粮?
陕西是连年遭灾不得不免,江南比较富裕,当然不能轻免。
所以他回应道:
“此事以后再议!”
“今日先廷推山西巡抚,还有南京官吏。”
这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也明白了文官为何那么敌视文思院、把它和锦衣卫并列的原因——
区区一个文思院,何德何能与锦衣卫一样遭人恨?
就是因为它有三千匠官,有能力和文官抢官位。
不要说文思院那些工匠只能做低品级的小官,没能力担任高官。大明开国初期出身各异的官员不说,到了成化年间,还有木匠蒯祥、石匠陆祥做到工部侍郎,而且评价很高。充分说明了工匠能够当官,而且能够当好。
后世那么多理工科出身的官员,也说明工匠当官的潜力很大,能在很多方面取代文官。
所以文思院这个机构,被文官深恶痛绝,只要找到机会,就裁撤文思院匠官。
明白这些之后,朱由检更不会把文思院匠官裁撤了。不过是每年三万多石的开支,养着三千多匠官对文官保持威胁,这对朱由检来说是很划算的事情。
更何况朝廷的很多器物,都需要文思院制造。那些技术精湛的匠官,是他推进工业化的助力。
所以朱由检的心里,只可惜文思院级别不够,不能成为引领大明工业化的衙门。
把苏茂相的奏疏留中不发,朱由检心里给这个人划了一个大大的叉——
不去想办法增加财政收入,却在这三万多石开支上计较。甚至还要求把漕粮折银留在京城用于多放折色,不得挪用为边饷。
这在朱由检看来,完全是不知轻重。现在大明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补发欠饷,否则边军就有可能逃亡,混入流民中造反,把整个大明掀翻。
相比之下,官员的俸禄折色都发放宝钞算什么,他们又不会反,而且也饿不死。
所以朱由检直接搁置了这个提议,当做没有这件事。
不过,苏茂相这个人却不消停,二十九日常朝,他又上疏请求免除漕白二粮、车户水脚等役。
朱由检只嫌财政收入不够用,怎么可能随意豁免钱粮?
陕西是连年遭灾不得不免,江南比较富裕,当然不能轻免。
所以他回应道:
“此事以后再议!”
“今日先廷推山西巡抚,还有南京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