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进行到第四个年头,美国民众对罗斯福的支持率已经由开战初期的几乎百分之百,下滑到现在的堪堪过了半数,曾经被美国人誉为救星的罗斯福,在美国民众中间已经不再是一呼百应,开始有了许多质疑的声音。
当然,在大多数人眼里,罗斯福依然是一位使得自由世界团结起来,率领饱受孤立主义思潮影响的美国人民对抗法西斯暴政的英雄,若是离开这位意志无比坚定、对经济和军事都极为擅长、领导能力卓绝的总统,美国这艘巨舰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在德意日法西斯的进攻下,没有罗斯福的美国必将沦为二流国家,整个自由世界也将因为美国的屈服而被轴心国奴役、统治。
小部分美国人则认为罗斯福是一个慌手慌脚参加战争、对战事指导无方的大蠢蛋,早就该引咎辞职了。
在这些人眼里,正是罗斯福违规连任第三届总统,导致美国的民主政治遭到了破坏,使得美利坚各民族离心离德。在其任期上,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不仅遭到了“珍珠港事变”的巨大耻辱,葬送了强大的太平洋舰队,丢掉了关岛、中途岛、夏威夷群岛等美国的领土以及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的传统利益。
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美国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罗斯福竟然还和丘吉尔一起制定了“先欧后亚”的错误战略指导思想。向非洲派出了美军序列中最精锐的部队,并将另一支强大的陆军以及新组建的太平洋舰队主力集结于西南和中太平洋地区。导致美国本土防御空虚,给了日本以可趁之机。
连续的失误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在日本这样一个工业总产值和人口均远远低于自己的对手的疯狂进攻下,美国竟然先后丢掉了阿拉斯加和中、西部的领土。综合罗斯福种种拙劣的表现,将其称之为美利坚的罪人也毫不为过。
还有一些人对这个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哪怕换一个总统来领导,也不会比现在的情形更好。要想抵御住早在三七年就进行了举国总动员的日军的攻击,必须坚决制止日军南下进攻兰印群岛。并且在日军露出南下扩张的意图后,就应该立即断绝与其进行的废旧钢铁、发动机、机床、生产线和运输船只等贸易,竭力抑制日本利用美国的工业发展壮大。
即便这样还不行,美国必须在三九年以前就要提前进行战备。大量造舰和扩充军队数量,这样在战争爆发时有一百万精锐军队,就可以从容应对多个战场的作战了!可是在孤立思潮盛行的三十年代,这显然是谁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当然,罗斯福在一些战略决策上还是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比如对保卫珍珠港和巴拿马运河不力,又比如对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加入轴心国阵营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对于一个周边没有敌国、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从军队到普通人都严重缺乏警惕心的国家来说,谁敢保证自己当总统就不会犯错?
这样考虑的话。罗斯福还算是一个勉强合格的领导人。当然,其他人没有试过,所以也不敢保证就没有惊才绝艳者能够领导美国取得一个个胜利,所以这些人只能对现在的情况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而在安毅眼里,罗斯福却是一个睿智精明而具有远见的人。
罗斯福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要战胜轴心国,只有把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团结起来,在政治上抢占制高点,以正义和邪恶的阵营对抗来定义这场战争。这便是“三国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由来。
为了支持各国与法西斯作战,就连对待意识形态不同的苏联,罗斯福也数次派出心腹到莫斯科与斯大林面谈,并且亲自到国会进行演讲,说服议员通过“租借法案”。美国还竭力加大与中国、南华的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有力地支援了南华的经济建设和工业进步,使得安家军始终具备全面压制日军的能力,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于西线!
罗斯福制定“先欧后亚”的战略决策也是有其考虑的。
在罗斯福看来,国力贫乏的日本绝对不敢主动进攻美洲,只能在中太平洋地区和澳洲大陆动歪脑筋,美国只需要源源不断地把军队和作战物资送往澳大利亚及中太平洋地区,就能把日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那儿,使得其无力东顾,这样一来,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美国本土应该是安全的。
相对于没有多少工业的日本,德国的威胁明显更大,毕竟自近代以来欧洲就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工业非常发达,一旦让德国彻底整合欧洲的力量,那么即便以美国的工业实力也无法与之对抗。更何况德国人的科技一直领先世界,军队的装备和数量冠绝列强,再加上拥有隆美尔、曼斯坦因、古德里安这样的名将,若任由其发展壮大,美国的未来堪忧。
在这种情况下,盟国即便打败了日本,也会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而先把强大的德国先收拾掉,哪怕日本在这段时间占领了澳大利亚和中太平洋群岛,依然无法与整个自由世界对抗,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可惜罗斯福怎么也没想到,日本竟然别出心裁,首先在拉丁美洲动脑筋,阻断了巴拿马运河,挑动拉美各国与美国对抗,随后又利用严冬在阿拉斯加登陆,对美国本土进行南北夹击。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导致应变不足的美军一败再败,弄得情况终于不可收拾。
让安毅赞佩有加的是。面对如此窘迫的境况,罗斯福依然满怀信心。其乐观的态度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一样发射着耀眼的光芒,他经常在电台上发表讲话。向国民报告战争的进展,确保美国民众战斗到底的决心永不动摇。他宣称:“不管我们的敌人……在面对胜利的诱惑时可能对我们采取什么行动——我们将像伦敦人民说的那样:‘我们都能承受。”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加倍予以还击!”
日军进占芝加哥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统筹前线战事,罗斯福在白宫组建了一个名叫地图室的部门,他几乎整天泡在那里。听取各条战线上的情况汇报,并及时做出应对。罗斯福对自己以前在海军服役过感到骄傲,他对一位助手说:“我不需要人们向我详细解释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我能够领悟每一位将军的意图。”
当然,罗斯福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他对于海军就有一种占有者的关怀,甚至亲自插手高级军官的提升和委派,为此马歇尔多次向罗斯福抱怨:“总统先生,在谈话时请不要把陆军说成‘他们’,把海军说成‘我们’,陆军和海军,都是你统帅的部队。”罗斯福虽然为此抱歉,但却一直没有办法把称谓纠正过来。这就使得战争初期,美国的军费大幅度向海军倾斜,导致陆军一直无法快速地武装起来,进而带来了种种恶果。
当然,在大多数人眼里,罗斯福依然是一位使得自由世界团结起来,率领饱受孤立主义思潮影响的美国人民对抗法西斯暴政的英雄,若是离开这位意志无比坚定、对经济和军事都极为擅长、领导能力卓绝的总统,美国这艘巨舰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在德意日法西斯的进攻下,没有罗斯福的美国必将沦为二流国家,整个自由世界也将因为美国的屈服而被轴心国奴役、统治。
小部分美国人则认为罗斯福是一个慌手慌脚参加战争、对战事指导无方的大蠢蛋,早就该引咎辞职了。
在这些人眼里,正是罗斯福违规连任第三届总统,导致美国的民主政治遭到了破坏,使得美利坚各民族离心离德。在其任期上,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不仅遭到了“珍珠港事变”的巨大耻辱,葬送了强大的太平洋舰队,丢掉了关岛、中途岛、夏威夷群岛等美国的领土以及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的传统利益。
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美国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罗斯福竟然还和丘吉尔一起制定了“先欧后亚”的错误战略指导思想。向非洲派出了美军序列中最精锐的部队,并将另一支强大的陆军以及新组建的太平洋舰队主力集结于西南和中太平洋地区。导致美国本土防御空虚,给了日本以可趁之机。
连续的失误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在日本这样一个工业总产值和人口均远远低于自己的对手的疯狂进攻下,美国竟然先后丢掉了阿拉斯加和中、西部的领土。综合罗斯福种种拙劣的表现,将其称之为美利坚的罪人也毫不为过。
还有一些人对这个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哪怕换一个总统来领导,也不会比现在的情形更好。要想抵御住早在三七年就进行了举国总动员的日军的攻击,必须坚决制止日军南下进攻兰印群岛。并且在日军露出南下扩张的意图后,就应该立即断绝与其进行的废旧钢铁、发动机、机床、生产线和运输船只等贸易,竭力抑制日本利用美国的工业发展壮大。
即便这样还不行,美国必须在三九年以前就要提前进行战备。大量造舰和扩充军队数量,这样在战争爆发时有一百万精锐军队,就可以从容应对多个战场的作战了!可是在孤立思潮盛行的三十年代,这显然是谁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当然,罗斯福在一些战略决策上还是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比如对保卫珍珠港和巴拿马运河不力,又比如对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加入轴心国阵营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对于一个周边没有敌国、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从军队到普通人都严重缺乏警惕心的国家来说,谁敢保证自己当总统就不会犯错?
这样考虑的话。罗斯福还算是一个勉强合格的领导人。当然,其他人没有试过,所以也不敢保证就没有惊才绝艳者能够领导美国取得一个个胜利,所以这些人只能对现在的情况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而在安毅眼里,罗斯福却是一个睿智精明而具有远见的人。
罗斯福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要战胜轴心国,只有把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团结起来,在政治上抢占制高点,以正义和邪恶的阵营对抗来定义这场战争。这便是“三国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由来。
为了支持各国与法西斯作战,就连对待意识形态不同的苏联,罗斯福也数次派出心腹到莫斯科与斯大林面谈,并且亲自到国会进行演讲,说服议员通过“租借法案”。美国还竭力加大与中国、南华的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有力地支援了南华的经济建设和工业进步,使得安家军始终具备全面压制日军的能力,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于西线!
罗斯福制定“先欧后亚”的战略决策也是有其考虑的。
在罗斯福看来,国力贫乏的日本绝对不敢主动进攻美洲,只能在中太平洋地区和澳洲大陆动歪脑筋,美国只需要源源不断地把军队和作战物资送往澳大利亚及中太平洋地区,就能把日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那儿,使得其无力东顾,这样一来,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美国本土应该是安全的。
相对于没有多少工业的日本,德国的威胁明显更大,毕竟自近代以来欧洲就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工业非常发达,一旦让德国彻底整合欧洲的力量,那么即便以美国的工业实力也无法与之对抗。更何况德国人的科技一直领先世界,军队的装备和数量冠绝列强,再加上拥有隆美尔、曼斯坦因、古德里安这样的名将,若任由其发展壮大,美国的未来堪忧。
在这种情况下,盟国即便打败了日本,也会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而先把强大的德国先收拾掉,哪怕日本在这段时间占领了澳大利亚和中太平洋群岛,依然无法与整个自由世界对抗,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可惜罗斯福怎么也没想到,日本竟然别出心裁,首先在拉丁美洲动脑筋,阻断了巴拿马运河,挑动拉美各国与美国对抗,随后又利用严冬在阿拉斯加登陆,对美国本土进行南北夹击。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导致应变不足的美军一败再败,弄得情况终于不可收拾。
让安毅赞佩有加的是。面对如此窘迫的境况,罗斯福依然满怀信心。其乐观的态度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一样发射着耀眼的光芒,他经常在电台上发表讲话。向国民报告战争的进展,确保美国民众战斗到底的决心永不动摇。他宣称:“不管我们的敌人……在面对胜利的诱惑时可能对我们采取什么行动——我们将像伦敦人民说的那样:‘我们都能承受。”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加倍予以还击!”
日军进占芝加哥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统筹前线战事,罗斯福在白宫组建了一个名叫地图室的部门,他几乎整天泡在那里。听取各条战线上的情况汇报,并及时做出应对。罗斯福对自己以前在海军服役过感到骄傲,他对一位助手说:“我不需要人们向我详细解释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我能够领悟每一位将军的意图。”
当然,罗斯福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他对于海军就有一种占有者的关怀,甚至亲自插手高级军官的提升和委派,为此马歇尔多次向罗斯福抱怨:“总统先生,在谈话时请不要把陆军说成‘他们’,把海军说成‘我们’,陆军和海军,都是你统帅的部队。”罗斯福虽然为此抱歉,但却一直没有办法把称谓纠正过来。这就使得战争初期,美国的军费大幅度向海军倾斜,导致陆军一直无法快速地武装起来,进而带来了种种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