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宁远过江之后,各地早就是人心惶惶,军心不稳的状态了。如此一路进兵自然就所向披靡了。无论是绵谷县还是三泉县,几乎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直到进至金牛堡时形势才发生了转变。

    原来那日李继隆西走之后,半夜里就找了个荒僻之处,独自泅水渡过了白龙江。随即他又一路收拢了两百余人的溃军,回到三泉县后,还带走了剩下的五百人马,紧接着便撤入了金牛堡,准备据关死守。

    至于他缘何又突然转了性,从力主投降变成了坚决抵抗?归根结底还是王进没了,这利路帅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加上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地盘,若宋军都打到了金牛堡,那无论是兴元行省还是刘总帅,抑或巩昌便宜都总帅汪德臣等人,都不可能见死不救了。

    这还不算金牛堡的前身就是阳平关,算是城防极其坚固的重镇。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兼具,如何不拼死搏一把呢?富贵险中求啊!

    所以李继隆这是坚定了要抵抗到底的节奏,而宁远也有势在必得的决心。因为他的心思到不是这里有多少油水,而是金牛堡挡住了去大安军的道路。

    前面就是王进多年经营的老巢啊!

    对于宁大官人来说,这就是钞票和粮秣的象征。这次渡江作战到底为何,宁远想的还是很清楚的。这地盘眼下就不要去想了,至于抢钱抢粮的事情,却大可不必客气。这不,光绵谷和三泉县,他就抄出了现钱一万余缗,白银一千六百余两,黄金五十两有奇,还没算上又捞了近两万石的粮草。

    说实话对于宁远来说,打了胜仗都不如拿了现钱更开心,所以既然走到了这里,那大安军就绝对不能放过。

    可此时的金牛堡里,除了李继隆带来的残军外,本来就还留有两百守军,因而加在一起也有近千人的部队,兵力上和宁远相当。而张实的援军主要还是以步兵为主,出发又晚了几天,估摸着再等八九天的功夫能到地方,就算是快的了。强攻肯定不是上策,所以宁远还是决定“智取”。

    就在面对如此坚壁深壕,曹文宏等人已经打起了撤退的算盘,准备是不是该见好就收的时候。宁远却突然找到了他,给了一千贯的现钱。

    曹大官是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宁远却叫他赶忙再回去一趟,只在三泉与绵谷县招募靠谱的木工铁匠,并购买木料。

    限期两天之内,招揽不少于一百人的木工队伍,以及购置最少五十料的上等木材(一料在当时通常指一根原木,多为两三百斤的份量),并且要有不少于十根的大料(长七丈五尺以上)。

    虽说弄不明白宁远这是要干嘛,可曹文宏还是忙不迭的领了命,当即又带了人,返回三泉绵谷等地募工购料。而宁远则利用这几天的功夫,重又捡起了曾经还算略知一二的某项技术。

    ......工业设计。

    因为他准备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捣鼓几个襄阳炮出来,好好教一下对面的守军如何做人。

    这也就是后来忽必烈在进攻襄阳时,从中亚地区征调的回回匠人所打造的回回炮,既西方的配重式杠杆抛石机。

    虽说张实知道他可能要展开攻城作战,特意调派了车砲与单梢砲随军行动。可当时宋军的攻城砲,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拖拽的方式发射砲石。比起回回炮利用平衡重锤和杠杆原理投掷砲石,其威力和射程都不可同日而语。

    要说短时间内,只考虑就地取材解决问题的话,建造襄阳炮显然就是比较现实可行的策略。

    毕竟他宁远也是个理论物理学博士,搞这种杠杆抛石机的相关计算与设计都毫无难度。唯一麻烦的就是工业制图,如何将整个设备,解构为各样的零件绘制成图,这样才能方便匠人们开工建造。

    而对于杠杆投石机来说,唯一复杂的就是上弹机构如何运作。也就是如何利用绞盘与滑轮机组,通过人力的方式将平衡重锤拉到待发机位。对于从未见过这玩意儿的人来说,肯定是个难度不小的挑战。可宁远虽没有设计过,却也看过相应的照片和视频,对其基本的结构还算有一些概念。

    杠杆的长度与平衡重锤的重量,决定了投石机的威力大小。而掷弹带后面长长的拖绳,与投石机底部的砲石导轨,则可以延长石弹的加速过程与平衡杆的实际工作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