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时间,这部被哥伦比亚影业寄予厚望的重磅炸弹,累计进账只有2723万美元。

    原本的时间线上,《霍克船长》口碑崩坏的情况下,北美本土票房还能实现破亿,主要是因为影片在同档期内并没有其他与之竞争的影片,恰好又是圣诞节,热热闹闹的《霍克船长》确实也比较适合家庭观众进场观影,

    这才实现了北美破亿的票房累计。

    现在,拥有了ip人气丝毫不亚于彼得·潘的《闪电侠》,再加上这两部影片在本身质量和媒体口碑上的悬殊对比,观众会如何选择,完全不言而喻。

    更何况,在《闪电侠》之前,感恩节档期上映的《玩具总动员》,这部同样适合合家欢观众的3d动画电影,依旧保持着不错的后劲。

    因此,根据《霍克船长》十天时间累计的票房数字以及在《闪电侠》等影片冲击下接下来的票房走势,媒体普遍预测,这部重磅炸弹预期北美总票房很可能止步于6000万美元。

    这个数字比西蒙记忆中的《霍克船长》票房暴跌了40%以上。

    北美票房6000万美元,如果是其他影片,或许还可以称作卖座。

    然而,对于《霍克船长》而言,这部影片只是制作成本就高达7000万美元,合计的制作和宣发总预算即使达不到《闪电侠》的1.2亿美元水准,但也超过了1亿美元。

    原时空中,北美票房破亿的《霍克船长》通过各个渠道发行,几年后才勉强收回了影片的各方面成本。

    现在,预期票房比原时空中暴跌了40%,即使通过接下来的海外发行乃至录像带等周边,《霍克船长》想要收回所有预算成本也将显得非常困难。

    实际上,不仅是《霍克船长》,上周于《霍克船长》同期开画的《刺杀肯尼迪》,乃至感恩节档期上映的一系列影片,票房数据都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冲击。

    毕竟,首周末4931万美元,算上影片的口碑,几乎可以确保《闪电侠》2.5亿美元的北美票房。

    2.5亿美元,等于在这个年底档期票仓中切下了非常大的一块蛋糕。

    《闪电侠》切走太多,其他影片能够分到的,自然会大幅减少。

    新的一周开始,圣诞节日渐临近。

    不过,整个世界的目光,却都被莫斯科的一举一动所吸引。

    持续了两年多的欧洲动荡,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在最近几个月达到了顶点。

    过去这两年时间,东西德国实现了统一,东欧各国纷纷宣布脱离华约,一些加盟共和国更是宣布独力,与西方世界对垒了半个世纪的苏维埃政权,已经进入了最后时刻。

    终于,平安夜刚刚过去,圣诞节当天,苏联最高领袖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一切个人职务,苏联的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资产由俄罗斯继承。

    第二天,最后一次最高苏维埃会议后,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正式宣告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