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圣众离开庵罗女家,渐渐行至大林精舍。在猕猴池畔重阁讲堂,佛见跋耆国最终也会像鸯伽、拘萨罗、迦尸等国一样,被摩竭陀国吞并,告诫徒众,要精勤不懈修行三善业,不给魔王以破坏之机。

    佛说:“这些离车人平常枕着木枕头,手足龟裂而不放松备战,时刻警惕防范摩竭陀王阿阇世的进攻,使阿阇世王无机可乘。但是过不了多久,离车人恣意享乐无所事事,手足柔软,枕着丝绵枕头,睡得四仰八叉,日出不起床,放松了警惕,阿阇世王就会趁机打败他们。同样,比丘精勤上进修成正果,即使骨瘦如柴也坚持善法不放弃,守护其心不放逸,使魔王波眴无机可乘。将来会有许多比丘恣意享乐无所事事,手足柔软,枕着丝绵枕头,四体安卧日出不起,放松了修证,恶魔就会趁机破坏。因此,比丘应当精进修成正果,不可放弃精进!”

    佛说过,比丘常修善法不放弃,好处很多,比如修四神足延寿,修戒律成就威仪容颜有光,修四禅安隐快乐,修四无量心财宝丰饶,慈悲喜舍是比丘的财富,修四圣谛威力具足。

    有位婆罗门名叫毗沙陀耶,慕名前来见佛,问讯后坐在一面,听佛说法后很欢喜,当即请佛与僧众明日到他家吃饭。佛默然接受了邀请。

    明日饭后,佛说此偈:“若以饮食,衣服卧具,施持戒人,则获大果。此为真伴,终始相随,所至到处,如影随形。是故种善,为后世粮。福为根基,众生以安,福为天护,亦不危险。生不遭难,死则上天!”说法后离座而去。

    那时,跋耆国正在闹饥荒,很难乞得食物。佛教阿难通知比丘全到讲堂集合,然后佛到讲堂就座,对比丘们说:“此地正值荒年,乞求难得,你们各自划分区域,各随自己所追随的善知识或相知好友,到附近的毗舍离,或拘萨罗国的越祇城去安居,可以不缺饮食。我与阿难就留在这里安居,所以这样做,就是怕食物不足!”散会后,上座们各领徒众纷纷离去。

    佛与阿难留住大林精舍,在后来的夏安居中,佛受风邪浑身疼得要命,心想:“弟子们不在身边,现在涅槃不是时候,我应尽力留驻寿命!”佛强忍病痛爬起来静坐了一会儿,觉得好些了便从静室里走出来。

    阿难见佛面带病态,急忙跑过来搀扶,服侍佛在清凉处坐下。见佛呼吸均匀面容和悦了,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说:“世尊,我刚才看你脸色不太好,担心世尊病重入灭,把我吓得都不知东西南北了,见佛气息未绝我才清醒一些,心想佛不会马上入灭的,趁着世尊还在,世间眼目未灭,大法未损,佛对弟子们还有什么教导和指令,为什么现在不交代一下呢?”

    大法也叫大空法,本指因缘法及四圣谛。佛要是灭度了,那就是对正法的巨大损失,佛还健在,就等于如来大法尚未受到损失。同时,佛身也是因缘所生,有佛才有佛法的问世,佛与佛法密不可分。所以大法也是对如来身体的婉称,未损就是还未达到身坏命终的程度。

    佛说:“众僧对我还有须求吗?如果大师还有需要教令的,那他自然会说我主持、我领导僧众,他对僧众就该有所教令。而今如来不说我主持领导僧众,哪里会对僧众还有教令呢?我所说法对内对外都一样,平等显示,没有秘传,没有保留,该说的我都说了,但我始终不会说我把所知所见都说了。

    我老了,已经八十了,好比旧车,修理修理还能用。我的身体也是这样,以适当方法可以留住寿命,自己尽力忍受痛苦,不念一切想而入无想定时,我身体自觉安隐,没有苦恼。因此,阿难,应当用正法来成就自利,自我兴盛,不要用其他方法。应当自我归依,归依正法,不要归依其他教法。我灭度后,有能修行四念处者就是我的真弟子,是第一学者!”

    阿难担心佛不入涅槃是“更有希有之法要说”,所以佛说我该说的都说了,对谁都没有保留。曾有娑诃罗阿须伦与牟提轮天子一同见佛。天子闻法证初果。阿须伦以为佛有私心,偏向诸天,抱怨说:“世尊为阿须伦只说四圣谛,与诸天却说五圣谛!”回天途中,天子说:“你寻思‘佛与诸天说五谛,与我说四谛’,这个想法太不好了。因为诸佛世尊终无二言,终不舍弃任何一位众生,说法度人不知疲倦,没有亲疏之分,不会选择人说两样法,佛心平等,对谁都说有四圣谛!”

    当然,佛是全知全见者,所说少于所知所见,不会自称把所知所见都说尽了。

    佛病危时,入无相定消除病苦,是因为创教佛不同于辟支佛,辟支佛没有徒众,可以自生自灭,但如来广收徒众,徒众不在跟前,不能不辞而别。由于行将涅槃,统领和培养四众弟子的使命已经完成,因而佛说,今后如来不再说我领导管理僧众了,我灭度后,能修行四念处,归依佛法,不归依他处他人者,就是真正的佛弟子,是最好的学佛者。佛将四念处作为护身法宝,就是希望徒众自觉管理自己,依法不依人。佛始终教人如法自度,不等靠神佛或者他力拯救,从成佛到涅槃,说得最多的就是四念处。如果说因缘法是有我,有我就轮回;四圣谛是无我,无我就解脱,那么四念处就是专破我执我见的法宝。

    如佛说:“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修四念处看破五阴,我见也就无从谈起。四念处将五阴分为身心两方面,如观色即念身,观识即念心,观受即念受,观想思即念法。受来自于身,法来自于心。一个四念处就把身心问题全包括全解决了。在实践上,一切佛法修为都离不开四念处,若无四念处,三十七道品都会落空。

    佛在大林精舍住了半年。十一月某日清晨,佛与阿难入毗舍离乞食后,来到遮婆罗塔庙午修。佛让阿难在一棵树下敷座,佛坐下后,阿难坐在佛前。

    佛说:“有四神足,多修不忘可以不死,能使寿命超过一劫。如来已经多修四神足,可以住世一劫有余,为世人消除愚暗,利益很多,使天与人获得安乐!”

    佛说此话三遍,一生都能随顺佛说,应时请法的阿难,唯独这次却始终沉默不语。原来,魔王不乐让佛多活一天,暗中蒙蔽了阿难的心智。

    魔王是欲界天主,也有三十二相,也酷似大佛十分庄严,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样青面獠牙不带好样。但从原始记载来看,魔王始终没有现出原形,以貌似佛的形像迷惑佛子,这俨然成了魔扰的底线和无形的天规。魔王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也有廉耻和伪善的一面,既想扰乱佛教又想充好人,不想让人猜到祂是谁,因此总是变幻形象藏头露尾。一旦识破祂是魔,魔就会闷闷不乐地隐去身形,天魔如此,色魔乃至心魔也是如此。

    过去,魔王也常以魔力蒙蔽比丘心意,比如佛在优迦罗竹园时,为比丘们说一切诸法之本,称三界九类众生不知佛教,都以所生之身,所生之处为快乐,以为涅槃者也是这样。佛说这是愚人之乐,不是智者之乐,因为三界无常,不足为乐。涅槃者断尽三毒,虽涅槃亦不执着于涅槃,不起涅槃之想。圣弟子受佛教诲,经常亲近善知识,自知是因缘所生,故能破坏爱欲罗网,心里不会贪着四大五阴之身。佛说这些话的时候,比丘们被魔王闭塞了心意,所以都不信受佛教。

    现在,魔王故伎重演,又以魔力障碍阿难,使他未能洞察佛意,三次默然,不肯请佛住世利益众生,使魔王有机可乘,这是佛教史上的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