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诸葛亮的心理问题,李易只能是拿比较假大空的套路来糊弄一下,让诸葛亮暂时放下这块心病,效果具体能有多少,李易自己也说不清。
不过,李易也不是很担心就是了,毕竟只要袁术称帝,就代表着他的生命进入倒数,再等等袁术人都没了,还能如何影响诸葛亮?
而且,以原本诸葛亮的成就来看,那份心性的坚韧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现在只是他太小了一些,才会那么纠结,李易相信,只要给诸葛亮足够时间,这点问题他自己都能想明白。
在确定了诸葛亮的归属之后,扬州的其他事情对李易来说,处理起来就轻松多了,但李易接下来的行事,却是比最开始的时候还要低调。
因为新年过后,袁术虽然没有说什么,相处时也没有表示任何不满,但李易几次反思之后,感觉袁术很可能已经猜到,诸葛亮的事情是他在背后推动的。
于是,为了不让袁术对自己生出恶感,李易再与人接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只言风月,不谈正事,若非知道李易身份,单看他的这般表现,肯定会有人将他当做哪里来的浪当公子。
不过无论李易如何作为,袁术对李易的热络一如既往,不止一次表露过,希望李易可以入他麾下效力,而李易的态度与最开始一般无二,全都婉拒了,袁术耐心也是真的够好,被拒百遍,依然“痴心不改”。
除了袁术,还有两个与李易接触较多的就是袁耀和袁涣了。
前者,跟他老爹一般,也想让李易当他小弟,大概是想要表示待人以诚吧,居然主动将新年酒宴上,安排张勋向袁术进言的事情说了出来。
而李易对袁耀的“诚意”,除了表示汗颜之外,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幸运的是这个嘴巴不牢靠的家伙,明显没有袁术的涵养,在被李易拒绝两次之后,脸就黑了,感觉扬州大公子的尊严受到了侮辱,鲜少再主动接触李易。
而袁涣这个人还是很有意思,一如既往的主动往李易身边凑,就差脑门上写着倒贴俩字了。
李易怀疑袁涣别有所图,可实际上,袁涣却是无欲无求,一不向李易要东西,二不打探情报,若非这家伙长的相貌堂堂,不像是有什么不良嗜好的那种人,李易都要躲着袁涣走了。
就这样,李易在寿春住到了元月初八,在一次仅有李易与袁术的两人的密谈过后,李易向袁术提出了告辞。
袁术对此早有预料,而且也清楚李易必须要回去了,只是客套了一下,并没有强留他。
而且,袁术还赠了李易许多财物,但李易只是收下少半,大多数却是以袁术将来财物耗费必然巨大为由,说什么都不肯要。
袁术为此很是感动,因为在李易与他的密谈中,大致约定了将来袁术如果出兵荆州,李易应当如何策应,双方怎样配合,然后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举拿下荆州。
计划很好,这本就让袁术欣喜,然而更让袁术想不到的是,李易竟然没有开口向他索要任何好处,不
管是兵甲,还是粮草,李易表示全部自备,根本不用袁术操心。
最后袁术实在过意不去了,李易方才提起,他将来可能从徐州买粮,如果粮队经过扬州附近,希望袁术可以照应一二。
袁术对此自然是一口答应,毕竟像李易这种,对他全方位倒贴的人才,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啊。
不过,李易也不是很担心就是了,毕竟只要袁术称帝,就代表着他的生命进入倒数,再等等袁术人都没了,还能如何影响诸葛亮?
而且,以原本诸葛亮的成就来看,那份心性的坚韧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现在只是他太小了一些,才会那么纠结,李易相信,只要给诸葛亮足够时间,这点问题他自己都能想明白。
在确定了诸葛亮的归属之后,扬州的其他事情对李易来说,处理起来就轻松多了,但李易接下来的行事,却是比最开始的时候还要低调。
因为新年过后,袁术虽然没有说什么,相处时也没有表示任何不满,但李易几次反思之后,感觉袁术很可能已经猜到,诸葛亮的事情是他在背后推动的。
于是,为了不让袁术对自己生出恶感,李易再与人接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只言风月,不谈正事,若非知道李易身份,单看他的这般表现,肯定会有人将他当做哪里来的浪当公子。
不过无论李易如何作为,袁术对李易的热络一如既往,不止一次表露过,希望李易可以入他麾下效力,而李易的态度与最开始一般无二,全都婉拒了,袁术耐心也是真的够好,被拒百遍,依然“痴心不改”。
除了袁术,还有两个与李易接触较多的就是袁耀和袁涣了。
前者,跟他老爹一般,也想让李易当他小弟,大概是想要表示待人以诚吧,居然主动将新年酒宴上,安排张勋向袁术进言的事情说了出来。
而李易对袁耀的“诚意”,除了表示汗颜之外,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幸运的是这个嘴巴不牢靠的家伙,明显没有袁术的涵养,在被李易拒绝两次之后,脸就黑了,感觉扬州大公子的尊严受到了侮辱,鲜少再主动接触李易。
而袁涣这个人还是很有意思,一如既往的主动往李易身边凑,就差脑门上写着倒贴俩字了。
李易怀疑袁涣别有所图,可实际上,袁涣却是无欲无求,一不向李易要东西,二不打探情报,若非这家伙长的相貌堂堂,不像是有什么不良嗜好的那种人,李易都要躲着袁涣走了。
就这样,李易在寿春住到了元月初八,在一次仅有李易与袁术的两人的密谈过后,李易向袁术提出了告辞。
袁术对此早有预料,而且也清楚李易必须要回去了,只是客套了一下,并没有强留他。
而且,袁术还赠了李易许多财物,但李易只是收下少半,大多数却是以袁术将来财物耗费必然巨大为由,说什么都不肯要。
袁术为此很是感动,因为在李易与他的密谈中,大致约定了将来袁术如果出兵荆州,李易应当如何策应,双方怎样配合,然后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举拿下荆州。
计划很好,这本就让袁术欣喜,然而更让袁术想不到的是,李易竟然没有开口向他索要任何好处,不
管是兵甲,还是粮草,李易表示全部自备,根本不用袁术操心。
最后袁术实在过意不去了,李易方才提起,他将来可能从徐州买粮,如果粮队经过扬州附近,希望袁术可以照应一二。
袁术对此自然是一口答应,毕竟像李易这种,对他全方位倒贴的人才,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