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易的想法,他是想把糜家的事和诸葛家的一起办了。

    原因很简单,作为南阳郡的头号人物,太守府但凡弄出点动静,那些世家大户,或者是与太守府有些往来的人,还有李易的下属,于情于理都要“表示”一下的。

    这其中有人是自愿的,想要与李易套近乎,有个送礼的名目自然不会错过。

    可这些人做的有点过分,别说那些这等事了,即便是李易放出那几本蒙学教材的时候,居然都有人送了个大箱子,裹着红绸,沉甸甸的,上面写着襄侯如何如何,当为襄侯贺……等等之类的言语,一路招摇过市,然后旁人见了,心想这不成啊,大家都是世家,旁人送了自己不送,这不是要被太守大人记到小本本上面去么?

    于是乎,一个个有样学样,李易愣是莫名其妙的收了一波礼。

    甚至,就连李易的那些下属也跟着照作了,哪怕最清楚李易性情的郭嘉贾诩都不例外,因为李易虽然还是太守,可身上威严却是越来越重,他麾下的人敬他,同时也畏惧他,没人愿意因为一点小事让李易对自己“格外关注”。

    这类事情还有不少,前段时间弄出纸张,也有人送礼。

    最初李易对这种情况是很高兴的,有点沾沾自喜,认为这是众人敬重自己的名声。

    但他毕竟是个比较冷静的人,马上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妥。

    送礼这事情有人情愿,自然也有人不愿,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看李易顺眼。

    真是和李易不对眼的也就算了,反正没好感,那种人身上的样貌能薅一把算一把,完全不用客气。

    重要的是那些中立派,如果因为经常需要给李易送礼,进而对李易产生恶感,甚至认为李易是故意借口向他们索贿,这可是坏名声的,对李易来说绝对是得不偿失。

    参考后世,如果订婚、结婚、怀孕、满月、百天、周岁,次次摆酒,次次叫上单位同事,绝对要败人品的。

    不过考虑到这种事不好直接说不收礼,毕竟伤人面子,所以,李易就只能尽量将某些事情挤一挤,比方纳妾,李易就决定诸葛姐妹与糜家之女一同进门,一起办了。

    李易将这个想法与诸葛玄说了,也解释了背后原委,诸葛玄完全赞同,还连连称赞李易贤明,表示一切全听李易安排。

    可是,等事情决定下来之后,随着糜家的送亲人马越来越靠近宛城,李易却是不得不再次找到诸葛玄,告诉他,诸葛家两姐妹的事情过段时间在办。

    没办法,糜家的动静太大了,陪嫁礼单上的东西就不说了,单单是陪嫁的仆役就有五千多人,据瞧见过的人来说,那阵仗当真是浩浩荡荡,都快赶上行军打仗了。

    李易知道,糜竺肯定是对他与糜芳说过的那些事情心动了,这才动了大手笔,开始真正向他投资。

    这个情况自然是值得李易欣喜的,只是对诸葛玄还有诸葛姐妹就有点不太友好了。

    诸葛玄逃离豫章后,身上半毛钱没有,生活上先是被刘表接济,

    后又在李易这边拿薪水,一个人的时候也就算了,等后来一家子人团员,生活上虽然不穷,但绝对算不上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