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张虎借助宜城地利,可阻挡袁术大军一段时间,而黄忠这边在战败纪灵之后,刘表等人更是欢喜,觉得袁术两个月都不一定能说杀到襄阳。
但谁也没想到,袁术剑出偏锋,竟然不顾后路,直接围了黎阳,让荆州外围最坚固的一座堡垒直接失去了作用。
刘表他们当然看得出,袁术这么干是有风险的。
古代打仗,粮草物资输送非常重要,行军打仗必须保证后续道路畅通,因此大军遇到城池一般都要拿下,步步推进,不能在后方留下隐患,能做到不顾后路往前打,而且军队不出事的,华夏历史上也就寥寥几个牛人能做到。
袁术现在把最难啃的宜城给丢一边去了,这是一种冒险,但何尝袁术的自信?
因为张虎在宜城布置的乌龟壳,虽然坚固难攻,但正如袁术骂的那样,张虎是真的怕了,所以才拼了老命打造防御。
那么,就算袁术走了,张虎敢出城打劫袁术的粮道么?
而且就张虎出来了,他的部下能有多少胆气?更不要说城外还有袁术留下的人马,弄不好张虎出城的结果就是直接丢了宜城。
这个道理刘表他们也看得出来,因此虽然宜城对襄阳的防御起不到什么直接作用了,但谁也不敢让张虎冒大风险回撤,现在放在宜城,最起码能牵制袁术几千兵力。
那么,宜城不能动,黎阳的处境就很尴尬了。
让襄阳再派援军不现实,虽然已经聚拢了不少兵马,但
其中许多新丁,守城还行,让他们出城ye战,绝对要遭。
但也不能再叫黄忠死守了,毕竟双方兵力差距那么大,用黄忠和几千将士的性命去争取一两日的时间,实在不划算,刘表也没那么狠心。
最终,刘表一脸黯然的对黄忠下达了让他见机撤兵的命令。
之所以让黄忠自己找机会撤,实在是黎阳被袁术大军围着,黄忠就算想走,也不见得能脱身。
而且,这道命令一下,也就代表着刘表之前针对袁术大军做出的阻敌计划彻底告吹,接下来的战事就是防卫襄阳了。
随着荆州战事的不断变化,这些情况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入了长安,现在朝堂上那些人也是坐蜡,谁也没想到,整个荆州战事,除去张允有过昙花一现的不错战绩,其余大小战事的表现是叫人一言难尽。
于是,理所当然的,就有人开始质疑刘表的能力了。
其实刘表在荆州的表现不算差,毕竟袁术来的太突然了,刘表事先根本没有准备,而之后的布置,除去用张允这点有错之外,刘表的其他安排虽然不能说太好,但也绝对不坏。
但朝臣们不考虑那些,他们只看结果,现在除去寻找解决之法外,还必须有人为此事背锅。
于是,有人建议天子除去刘表官职,让刘繇接替刘表之位,主持荆州战事。
但谁也没想到,袁术剑出偏锋,竟然不顾后路,直接围了黎阳,让荆州外围最坚固的一座堡垒直接失去了作用。
刘表他们当然看得出,袁术这么干是有风险的。
古代打仗,粮草物资输送非常重要,行军打仗必须保证后续道路畅通,因此大军遇到城池一般都要拿下,步步推进,不能在后方留下隐患,能做到不顾后路往前打,而且军队不出事的,华夏历史上也就寥寥几个牛人能做到。
袁术现在把最难啃的宜城给丢一边去了,这是一种冒险,但何尝袁术的自信?
因为张虎在宜城布置的乌龟壳,虽然坚固难攻,但正如袁术骂的那样,张虎是真的怕了,所以才拼了老命打造防御。
那么,就算袁术走了,张虎敢出城打劫袁术的粮道么?
而且就张虎出来了,他的部下能有多少胆气?更不要说城外还有袁术留下的人马,弄不好张虎出城的结果就是直接丢了宜城。
这个道理刘表他们也看得出来,因此虽然宜城对襄阳的防御起不到什么直接作用了,但谁也不敢让张虎冒大风险回撤,现在放在宜城,最起码能牵制袁术几千兵力。
那么,宜城不能动,黎阳的处境就很尴尬了。
让襄阳再派援军不现实,虽然已经聚拢了不少兵马,但
其中许多新丁,守城还行,让他们出城ye战,绝对要遭。
但也不能再叫黄忠死守了,毕竟双方兵力差距那么大,用黄忠和几千将士的性命去争取一两日的时间,实在不划算,刘表也没那么狠心。
最终,刘表一脸黯然的对黄忠下达了让他见机撤兵的命令。
之所以让黄忠自己找机会撤,实在是黎阳被袁术大军围着,黄忠就算想走,也不见得能脱身。
而且,这道命令一下,也就代表着刘表之前针对袁术大军做出的阻敌计划彻底告吹,接下来的战事就是防卫襄阳了。
随着荆州战事的不断变化,这些情况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入了长安,现在朝堂上那些人也是坐蜡,谁也没想到,整个荆州战事,除去张允有过昙花一现的不错战绩,其余大小战事的表现是叫人一言难尽。
于是,理所当然的,就有人开始质疑刘表的能力了。
其实刘表在荆州的表现不算差,毕竟袁术来的太突然了,刘表事先根本没有准备,而之后的布置,除去用张允这点有错之外,刘表的其他安排虽然不能说太好,但也绝对不坏。
但朝臣们不考虑那些,他们只看结果,现在除去寻找解决之法外,还必须有人为此事背锅。
于是,有人建议天子除去刘表官职,让刘繇接替刘表之位,主持荆州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