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忍不住大笑了一声,然后将张昭扶了起来,欢喜道:“得先生相助,易大事可成,奉孝,让人安排,中午摆宴,易当亲自为张先生接风!”

    “喏!”

    郭嘉应了一声,这就要去安排,但贾诩匆匆从另一边走来,正好听到了这句话,笑着说道:“主公且慢。”

    “哦?这是……嗯,难道是有什么喜事?”

    李易看着贾诩,瞧见他一脸高兴地样子,心中有了好几个猜测,但一时不能确定。

    贾诩给张昭拱了下手,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对李易说道:“主公点名要的祭旗之人已被伊籍送到,今日可是双喜临门啊。”

    “祭旗?”

    张昭忍不住眼角跳了跳,有些惊诧的看着李易,他来时也听说荆州不太平,但李易这样子明显不像是要打仗啊,那么拿谁祭旗?祭旗之后干嘛去?

    众人见张昭惊愕的样子,都忍不住露出笑容,李易轻咳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样,不如先让奉孝带着先生在太守府中走走,易去见过来客,等到中午一起不醉不归如何?”

    张昭虽然心中疑惑,但他脾气温和,而且是个比较上道的人,当即拱手应下。

    李易点点头,便先一步回府了,然后郭嘉大概和张昭说了一下毛的事情,张昭听得先是愕然,紧跟着又觉得有些好笑,但最后却是细细思考起李易这个人来。

    天下爱才之人多不胜数,就像刘表,陶谦,乃至袁术,不管本身品性、眼光如何,但对于人才都是极为渴求的,为了招揽人才,哪怕是性格恶劣贪婪,也会为了表示诚意做出许多的让步。

    但张昭却觉得,这些人与李易相比,似乎都差了一点。

    不管是对他,还是对那位被以祭旗之名弄来的毛,李易所表现的态度以及“诚意”,已经有些超乎寻常了,甚至于为了人才可以不择手段。

    或许,在这乱世之中,也只有这样的人可以成就大事业吧?

    李易还不知一个照面,张昭对他的看法已经上升了一个高度,他现在正赶着去见毛,也是不巧,李易没想到这两人竟然同时到了,不然也不会匆忙放下张昭。

    但李易觉得,张昭应该会理解他的突然离去,不然那就不是张昭了。

    而且,就李易本身而言,他内心深处对毛是要更看重一点的。

    其中原因很简单,除去李易个人比较喜好原本刘备与曹操阵营的人才之外,也是与这两人本身在历史上的表现有些关系,特别是张昭,赤壁之前他怂的那一拨实在是减分太多。

    当李易匆匆走到太守府的一处偏厅,当即就看到一个文士模样的人正坐在那里自斟自饮,不时还歪歪头,似是在回味酒香,一副好生悠哉的模样。

    李易见状不由楞了楞,然后看向守在门口的典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