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是魏延,可能是因为李易将刘备那三千徐州兵给他统领的缘故,魏延比较亢奋,因此发言很是积极。
李易微笑不语,见状,黄忠说道:“刘备岂能真心为主公谋划,其中多半有诈。”
魏延不以为然,道:“我看不是多半,而是肯定有诈,但这又何妨?主公麾下有精兵猛将,人数是夏侯渊两倍之多,我等只要小心提防,刘备纵然要算计主公,却也不怕,只要夏侯渊出了城来,主公难道就不能将计就计?”
黄忠摇摇头不再说话,倒不是他说不过魏延了,而是有李易在,他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跟魏延辩个对错。
魏延也是知趣的,没有再多说,只是一脸期待的看着李易,很想让李易来个将计就计。
李易撇了魏延一眼,感觉有些好笑,因为敲打的多了,魏延也越来越听话了,可这家伙还是看到功劳就想往上拱,也算是一种本性难移了。
李易缓缓开口道:“刚刚听刘备献计,我最初所想,正如同文长所言,想要将计就计,反正夏侯渊兵少,只要他出了城,还不是任我拿捏?”
魏延神色不禁一黯,他知道,李易是不可能这么做了。
果见李易轻轻摇摇头,道:“然而,刘备非是愚笨之人,我与他早有仇怨,今日又有张飞之事,他不但不怒,反而来向我献计,这举动……难道刘备觉得,我会相信他是一片诚心?”
众人皆是下意识的摇头,显然都是认同这一点的。
李易继续道:“所以,刘备献计,我若是应允,在刘备看来,我必然是想将计就计,可这其中道理未免太过明显,是个人都能看明白,相反,刘备那边做了什么后手,我却是一无所知,根本不能窥破其真正用意,两相对比,在计谋上,我算是输了他一筹,如此我又何苦接招,给自己找麻烦?”
魏延上前行了一礼,问道:“主公,这样的话,岂不是还要继续夏侯渊僵持拖延下去?”
李易看着他笑了笑,说道:“对于军阵之事,在座多半都要远胜于我。”
“主公太过谦逊了。”
“末将惭愧!”
……
见李易这么说,众人纷纷表示谦虚,李易摆摆手,接着道:“但是,我虽然不懂战事,可我却能看到大势,今日之后,刘备手下兵马只有两千之数,再无分毫威胁,而夏侯渊困守孤城,轻易不敢出城一步,开阳曹操依旧与臧霸相持不下,短时间内难分结果,根本无法抽身,所以,我等在承县外头守着,只要自身不乱,便是稳居不败之地。”
“而且,我方兵马有陶谦供应物资补给,而夏侯渊只是孤城孤军,一旦对峙时间久了,城中粮草不济,或者说因为曹操主力在外,兖州生变,那么此消彼长之下,我军优势扩大,届时再战,夏侯渊必败无疑!”
“相反,如果急于求成,听了刘备的提议,来个所谓的将计就计,固然可能会有奇效,但其中风险会有多少,谁有能够预料?”
最后,李易拍拍魏延的肩膀,总结道:“这一战,我方既然安安稳稳就可获胜,又何苦行险,平白给了刘备与夏侯渊机会呢?”
李易说罢,魏延不禁面露惭愧之色,道:“主公说的是,末将知道了。”
李易微笑不语,见状,黄忠说道:“刘备岂能真心为主公谋划,其中多半有诈。”
魏延不以为然,道:“我看不是多半,而是肯定有诈,但这又何妨?主公麾下有精兵猛将,人数是夏侯渊两倍之多,我等只要小心提防,刘备纵然要算计主公,却也不怕,只要夏侯渊出了城来,主公难道就不能将计就计?”
黄忠摇摇头不再说话,倒不是他说不过魏延了,而是有李易在,他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跟魏延辩个对错。
魏延也是知趣的,没有再多说,只是一脸期待的看着李易,很想让李易来个将计就计。
李易撇了魏延一眼,感觉有些好笑,因为敲打的多了,魏延也越来越听话了,可这家伙还是看到功劳就想往上拱,也算是一种本性难移了。
李易缓缓开口道:“刚刚听刘备献计,我最初所想,正如同文长所言,想要将计就计,反正夏侯渊兵少,只要他出了城,还不是任我拿捏?”
魏延神色不禁一黯,他知道,李易是不可能这么做了。
果见李易轻轻摇摇头,道:“然而,刘备非是愚笨之人,我与他早有仇怨,今日又有张飞之事,他不但不怒,反而来向我献计,这举动……难道刘备觉得,我会相信他是一片诚心?”
众人皆是下意识的摇头,显然都是认同这一点的。
李易继续道:“所以,刘备献计,我若是应允,在刘备看来,我必然是想将计就计,可这其中道理未免太过明显,是个人都能看明白,相反,刘备那边做了什么后手,我却是一无所知,根本不能窥破其真正用意,两相对比,在计谋上,我算是输了他一筹,如此我又何苦接招,给自己找麻烦?”
魏延上前行了一礼,问道:“主公,这样的话,岂不是还要继续夏侯渊僵持拖延下去?”
李易看着他笑了笑,说道:“对于军阵之事,在座多半都要远胜于我。”
“主公太过谦逊了。”
“末将惭愧!”
……
见李易这么说,众人纷纷表示谦虚,李易摆摆手,接着道:“但是,我虽然不懂战事,可我却能看到大势,今日之后,刘备手下兵马只有两千之数,再无分毫威胁,而夏侯渊困守孤城,轻易不敢出城一步,开阳曹操依旧与臧霸相持不下,短时间内难分结果,根本无法抽身,所以,我等在承县外头守着,只要自身不乱,便是稳居不败之地。”
“而且,我方兵马有陶谦供应物资补给,而夏侯渊只是孤城孤军,一旦对峙时间久了,城中粮草不济,或者说因为曹操主力在外,兖州生变,那么此消彼长之下,我军优势扩大,届时再战,夏侯渊必败无疑!”
“相反,如果急于求成,听了刘备的提议,来个所谓的将计就计,固然可能会有奇效,但其中风险会有多少,谁有能够预料?”
最后,李易拍拍魏延的肩膀,总结道:“这一战,我方既然安安稳稳就可获胜,又何苦行险,平白给了刘备与夏侯渊机会呢?”
李易说罢,魏延不禁面露惭愧之色,道:“主公说的是,末将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