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心绪起伏比较大,差点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但他穿越后经历了那么多,尽管感情依在,但已经很难感情用事,在最后生生的打住话头,改口道:问道:“玄德公可是要说,张飞,关羽二人?”
“不错,正是他们。”
刘备仰面叹息,道:“早在襄侯刚到徐州之时,我就想让他二人抽身,奈何他们执意不肯,后来襄侯发难,我就顺势逼走了他二人,当时他们俩是被气糊涂了,但我知道,其实用不了几天,他们就会明白了我的苦心,只是明白归明白,却是无法回来了,因为全军上下都以为张飞已经被我杀了,他们若是回来,便是害我名声,叫我难做,所以,他们纵然看破,也无法再与我相见,唉,这便是我目的所在。”
“原本我想着,今日若是能和襄侯同归于尽,之后他们得到消息,纵然伤心悲愤,但因为没有了可以针对之人,也就不会做出傻事,将来等时间久了,心中的仇恨慢慢也就淡了,然后以他们的本事,不管是自己做个富家翁,还是找个人投靠,比如曹操那般的,总之将来都不会过得差了。”
“可是,今日这般,唉,消息传出去之后,他们怕是会不管不顾的来找襄侯麻烦,想他二人追随我之后,从未有过一日的安宁富贵,我名为兄长,对他们的亏欠却是太多太多了,我实在不忍再连累他们受戮。”
刘备表情悲苦,他不是那种自己不行了,还一定要把身边人也拖下水的心理阴暗的人,特别是在深入了解李易之后,刘备更是不觉得关羽和张飞能对李易构成威胁,他们如果找李易报仇,真的是螳臂当车,而他们一旦激怒了李易,李易能绕过他们么?
李易已经是荆州牧,征南将军,将来李易的地位还会越来越高,威严也越发不容冒犯,李易的宽容可以给天下百姓,可以给忠直谏言之士,却绝对不会对想要杀他的人宽容。
所以,刘备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结局,但对于关张二人,他是真的放心不下。
李易沉吟不语,如果是一些小事,他可以给刘备一个面子,但那俩人,虽然他打心里不想杀,但如果关羽和张飞真的怼到他脸上,李易也是不会手软的。
看着刘备那殷切,甚至是带上了祈求的目光,拒绝的话李易实在说不出口,而且都这时候了,李易也不想说谎骗人,不然就太没品了。
想了一会,李易低声道:“不如这样,玄德公可以留下书信,将来我得知他二人下落,叫人送去,如何?”
刘备也是关心则乱,之前没想到这一节,现在听李易说了,顿时眼前一亮,赶忙道:“多谢襄侯!”
李易犹豫了一下,又道:“今日之事,我会叫人隐瞒,虽然不能完全封锁,但绝对不会传得沸沸扬扬,之后我会叫上陶谦,联名向天子上书,表彰玄德公战功,为玄德公封侯。”
这一点是李易
早就想好的事,刘备生前的时候打压他也就罢了,之后李易自然不会再那么做,也算是对刘备的尊重和补偿。
刘备却是不甚在意那些名声,他只是想到,李易如此一来,关张二人那边能得到些许安抚,然后找李易麻烦的可能性或许就会少上一些。
刘备面露欣喜之色,道:“多谢襄侯!”
李易没接话,对着远处招了招手,唤人送来笔墨,然后铺好,亲自为刘备研磨,中间的时候刘备伸手抚摸着纸张,细细看了一会,感慨道:“有襄侯在,乃是万民之福啊!”
李易摇头道:“纸张,连弩,还有那些文章,全都是我抄旁人的,据为己有,最终得名得利,外人不知也就罢了,玄德公知道了还出言称赞,却是羞煞我了。”
刘备认真道:“不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既然能惠及天下,何乐而不为,至于那些许问题,不过细枝末节罢了,不值一提。”
李易不禁失笑,刘备会认可他这个抄袭党,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不错,正是他们。”
刘备仰面叹息,道:“早在襄侯刚到徐州之时,我就想让他二人抽身,奈何他们执意不肯,后来襄侯发难,我就顺势逼走了他二人,当时他们俩是被气糊涂了,但我知道,其实用不了几天,他们就会明白了我的苦心,只是明白归明白,却是无法回来了,因为全军上下都以为张飞已经被我杀了,他们若是回来,便是害我名声,叫我难做,所以,他们纵然看破,也无法再与我相见,唉,这便是我目的所在。”
“原本我想着,今日若是能和襄侯同归于尽,之后他们得到消息,纵然伤心悲愤,但因为没有了可以针对之人,也就不会做出傻事,将来等时间久了,心中的仇恨慢慢也就淡了,然后以他们的本事,不管是自己做个富家翁,还是找个人投靠,比如曹操那般的,总之将来都不会过得差了。”
“可是,今日这般,唉,消息传出去之后,他们怕是会不管不顾的来找襄侯麻烦,想他二人追随我之后,从未有过一日的安宁富贵,我名为兄长,对他们的亏欠却是太多太多了,我实在不忍再连累他们受戮。”
刘备表情悲苦,他不是那种自己不行了,还一定要把身边人也拖下水的心理阴暗的人,特别是在深入了解李易之后,刘备更是不觉得关羽和张飞能对李易构成威胁,他们如果找李易报仇,真的是螳臂当车,而他们一旦激怒了李易,李易能绕过他们么?
李易已经是荆州牧,征南将军,将来李易的地位还会越来越高,威严也越发不容冒犯,李易的宽容可以给天下百姓,可以给忠直谏言之士,却绝对不会对想要杀他的人宽容。
所以,刘备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结局,但对于关张二人,他是真的放心不下。
李易沉吟不语,如果是一些小事,他可以给刘备一个面子,但那俩人,虽然他打心里不想杀,但如果关羽和张飞真的怼到他脸上,李易也是不会手软的。
看着刘备那殷切,甚至是带上了祈求的目光,拒绝的话李易实在说不出口,而且都这时候了,李易也不想说谎骗人,不然就太没品了。
想了一会,李易低声道:“不如这样,玄德公可以留下书信,将来我得知他二人下落,叫人送去,如何?”
刘备也是关心则乱,之前没想到这一节,现在听李易说了,顿时眼前一亮,赶忙道:“多谢襄侯!”
李易犹豫了一下,又道:“今日之事,我会叫人隐瞒,虽然不能完全封锁,但绝对不会传得沸沸扬扬,之后我会叫上陶谦,联名向天子上书,表彰玄德公战功,为玄德公封侯。”
这一点是李易
早就想好的事,刘备生前的时候打压他也就罢了,之后李易自然不会再那么做,也算是对刘备的尊重和补偿。
刘备却是不甚在意那些名声,他只是想到,李易如此一来,关张二人那边能得到些许安抚,然后找李易麻烦的可能性或许就会少上一些。
刘备面露欣喜之色,道:“多谢襄侯!”
李易没接话,对着远处招了招手,唤人送来笔墨,然后铺好,亲自为刘备研磨,中间的时候刘备伸手抚摸着纸张,细细看了一会,感慨道:“有襄侯在,乃是万民之福啊!”
李易摇头道:“纸张,连弩,还有那些文章,全都是我抄旁人的,据为己有,最终得名得利,外人不知也就罢了,玄德公知道了还出言称赞,却是羞煞我了。”
刘备认真道:“不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既然能惠及天下,何乐而不为,至于那些许问题,不过细枝末节罢了,不值一提。”
李易不禁失笑,刘备会认可他这个抄袭党,也算是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