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自家父亲的话,黄月英一缩脖子,赶紧低头,努力不让旁人看见她那狂翻的小白眼。

    蔡邕认李易做主公,虽然意外,但终究是正个八经的认主,可黄承彦这声主公

    叫的就太突兀了,之前根本没有这回事,摆明是不想落到蔡邕的后头,这才直接就喊上了。

    果然,听了黄承彦这一声主公,蔡邕诧异的看了黄承彦一眼,有心怀疑黄承彦这是忽然乱喊的,可黄承彦喊的顺畅无比,叫他也摸不清。

    不过,看看黄月英,再想想女儿,蔡邕若有所思……

    由不得蔡邕不多想,就寻常眼光来看,将来李易身边与他影响力最为接近的就是黄承彦了,虽然黄承彦的名气比他小了一些,但荆州是黄承彦主场,而且人家是主动跟了李易的,跟他这个被抢来的不一样。

    还有,看黄月英这模样多半是李易的人了,而且还被重用,可再看蔡琰呢,虽然被李易扣着,但并没有被李易下手。

    蔡邕开始琢磨了,女儿的事情该怎么说?

    李易感觉到细微的气氛变化,再看看这两人的反应,暗暗觉得好笑,还稍稍有些头痛。

    这还没开始打江山呢,就开始有内部争锋的苗头了?

    而且看这两位之前的样子还是极为投缘的,结果眨眼间友谊的小船就要翻了?

    李易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装作没看到。

    有些话不好说,也不用说明,毕竟这两人都是智谋之士,李易相信他们不会因小失大,而且,李易很明白他们的诉求,他们自己或许追求名利,但是,真正影响他们关系的,却是两人的女儿,李易想做点什么,还是从女人这一方面下手最为合适。

    想明白这点后,李易笑了笑,说道:“能得蔡老相助,此乃大幸事,当有美酒助兴啊。”

    蔡邕此刻已经收回目光,恢复了原本模样,闻言便笑呵呵的请人送上酒水,李易对他们二人分别敬了三杯,暖和了气氛,这才重新转回正事。

    蔡邕拱了拱手,问道:“主公那三篇文章,句句经典,老夫拜服,用作启蒙绰绰有余,之前主公提起书院,可是打算以这三册书卷为根基?”

    “正是!”

    李易先是笑了笑,表示谦虚,然后说道:“书院,将来可分为内外两院,外院为基础蒙学,教人识字,读书,算术,明理,然后外院中成绩优异者,可以进入内院,内院所教则稍稍复杂,经史子集,兵略战阵,农田水利,医道数数,等等,这些只是暂定,待书院稳固,可继续增设学科,但凡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书院中尽可传授。”

    蔡邕与黄承彦都是连连点头,李易的心果然很大,不过也很稳,知道循序渐进。

    “书院初创,我打算以两位为副院,只是两位名声虽然响亮,但在书院扬名之前怕是没多少人会主动求学,所以,我打算在城外流民中选十岁到十六岁孩童分批次入外院,当然,年轻大一些也不是不行,只是需要他们主动上门求学才可以,只要开口求学,书院来着不拒,而且费用全免。”

    李易正说着,看到蔡邕与黄承彦脸色明显有些不对,问道:“两位可是觉得其中有哪里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