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夫人关心则乱,现在还李易是真心为她着想,但孙静却是明白,知道李易是在给孙策拆台,不过作为参与者,孙静自然不会去提醒孙夫人,而是岔开话题,笑道:“嫂嫂,伯符那边应当可以安心了,不过,兄长嘱托的另外一件事,是否也在今日定下来?”

    孙夫人之前满心都是孙策的事,楞了一会方才明白孙静所指,然后脸色变了几变,似忧似喜,看着李易时的目光非常复杂,似乎想要答应,但又有顾忌,眉宇中隐隐还有透着一丝警惕跟防备。

    李易被孙夫人看的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干咳一声,赶忙说道:“当时孙将军所说之事,有些草率了,也并非我本意,所以做不得真的。”

    孙夫人闻言脸色稍缓,但孙静却是眼睛微微睁大,大声道:“襄侯此言差矣,此乃我家兄长临终托付,襄侯若是回绝,岂不让他九泉之下不能瞑目?”

    孙静心中已经想的非常明白了,既然放弃孙策,选择站到李易这边,那就必须要将孙家跟李易的牢牢绑在一起,至于如何绑在一起,当然就是孙坚交代的事情了。

    虽然那事有点让人无语,也有点早,但只要李易提前把这件事认了,然后他再给宣扬出去,将来李易就算想赖都不行,旁人念及这层关系,也会对孙家忌惮一二,不然因为孙策的事情,将来恐怕会有人打他孙家的主意,甚至以此来讨好李易。

    对于孙静的想法,李易自然是明白的,因为这本就是他为了安抚人心的安排,但李易多少还算留了点节操,这种事你叫他怎么好意思摆到明面上去讲?

    不提别的,单单是孙夫人那眼神,明显就有了把他当“坏人”来看的意思,要不是孙策的事情还在这挡着,怕是已经要赶人了。

    纠结了一会,李易叹道:“这样吧,既然是孙将军的嘱托,我自然不敢推辞,但是……”

    顿了顿,李易又道:“但李某行事,从来不强人所难,不如这样,十年之后,待孙姑娘长大成人,此事成与不成,全凭她一言而决,两位觉得如何?”

    孙夫人闻言顿时松了口气,她真怕李易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癖好,不过现在看来,这人应该还是可以的。

    而孙静对李易这个回答也不失望,而且他也隐约察觉到,李易应当是乐意的,只是抹不开面子罢了。

    至于说什么十年后叫小姑娘自己决定,这话也就是听听就行了,不能当真,因为今时今日李易便有如此成就,十年之后如何,更是不可估量,天下谁敢触他霉头,这件事只要稍稍露出一丝口风,孙家的姑娘除了李易,谁敢动心思,那不是找死么?

    孙静可是听说过,李易纳蔡邕之女为妾,人家原本是与河东卫家有婚约的

    ,结果李易愣是横插一手,可那又如何,卫家还不是一声不吭,就仿佛这件事没发生过一样。

    而且,像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培养儿女,供他们锦衣玉食,让他们生来就高人一等,可那些儿女生来也背负了振兴家族责任,联姻婚嫁都要以家族利益为先,将来孙夫人的女儿长大,若是任性胡来,别说李易,首先孙家这一关就过不去。

    想到此,孙静不等孙夫人开口,便抢先说道:“那就一言为定了!”

    看着孙静那干劲满满的样子,李易也笑道:“一言为定!”

    见李易和孙静如此,孙夫人压下稍稍有些怪异的心思,也附和道:“妾身也无异议。”

    至此,李易来孙家的目的算是圆满达成,双方也化敌为友,之前的一切防备,自然也就不再需要了。

    当即,孙静便下令撤了城头青壮,迎李易兵马入城,宣告富春县城正式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