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李易并没有摆架子,也没有直接调转方向,从其他城门入城,而是耐心等待文聘疏通道路,然后慢慢的进城,尽显谦逊涵养。

    至于那些来看他的百姓,李易都是微笑致意,对那些世家之人,他们虽然功利了一些,但李易也不讨厌,因为当初他刚到南阳的时候,这些人就挺配合他的,所以李易对他们还是有着好感的,故而李易让文聘去安排,晚上宴请当地世家代表,而且李易也让文聘将留在书院的那几位给请了过来,比如黄承彦、蔡邕、张机等人。

    饮宴的细节无需多言,总之饮宴结束后,双方都是欢喜退场。

    那些世家达成心愿,成功的推了几个子弟入仕,李易也顺势填补了一下扬州官员的空缺和部分人员的替换,算是各取所需,同时也加强了双方的友谊。

    如此过了一夜,第二天的时候,李易并没有闲着,而是动身去了他的襄侯书院。

    对于书院,李易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也投入了许多的资金,但李易自身用在书院上的时间和精力都不算多,甚至在书院落成后,一共也没来过几次。

    不是李易不想去,也不是他懒,实在是他不敢去。

    作为穿越者,相对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李易懂的很多,历练之后,权术手腕也有了相当火候,能把许多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给忽悠的找不着北,心甘情愿的给他卖命。

    比如刚刚的张绣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李易也是有着明显短板的,比如四书五经,春秋左传这些书籍,李易在穿越后虽然全都找来看了,并且也有不少感悟,但依然达不到“读书人”的正常水准,充其量就是个小学生级别的。

    这在平时影响还不算大,毕竟能跟李易面对面对话的也都不是一般人,这些人不会眼瞎的跟自家主公玩什么坐而论道,但是,李易要是去了书院这地方,那就不一样了。

    在文化人多的地方自然要谈文化,但李易腹中没有墨水,万一碰到几个熊孩子或者愣头青跟他问问题,李易肯定是要翻车的。

    以李易现在的身份地位,他可以自己谦虚,却不能让旁人折了他的面子。

    所以,对于书院这种可能让自己翻车的地方,李易是能不来就不来,反正书院中处处都有着他的影响,甚至连书院的名字都是“襄侯书院”,李易倒也不担心一段时间不露面,就有人与他争夺影响力。

    而今天李易之所以会过来,一半是在外时间太久,回到南阳不往书院走上一趟实在说不过去,另外一个原因,却是因为里面有着他非常在意的人。

    李易到书院的时候,张机已经站在门口的大牌

    匾下等待了,看到李易,张机赶忙迎了上去,拱手道:“主公勤勉,属下原本还以为主公会先行休息两日,不想主公却是一刻都不肯停歇,主公如此,可为天下人楷模。”

    “哈哈哈……”

    上来就听了这样一个大马屁,李易非常开心,大笑着打趣道:“当初神医可是个实在人,这才多久不见,口舌功夫也如此娴熟了,实在是叫我刮目相看啊。”

    李易神色玩味,张机知道李易是在给他开玩笑的,并没有当真,笑着回应道:“主公却是冤枉属下了,属下句句皆是出自肺腑,并无半句虚言。”

    这次不光李易发笑了,跟随他同来的典韦、文聘、虞翻、张绣等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