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又是一年的九一八,倭人还继续在我们头上撒野,可怜的在d鱼d被倭人抓去的y民,他们一定在想,我们的j队在哪里

    啥时候我们还能有这种气势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第二天一早,李业诩手下的六百人马,再加上程处默和尉迟宝琳各率的一千二百人,共计三千人左右,每人带上七天的干粮,抛开一切辎重,悄悄地从安身的大营出发,一路往贺兰山方向疾驰。

    随后,李道宗所率的本部,也拔营出发。

    斛薛人的语言也是突厥语,李业诩所部的特卫士兵中有一些人会说突厥话。一路上,李业诩让所有的士兵都学会喊几句突厥语,“我们是大唐官军,”“我们优待俘虏,”“敢于抵抗者,格杀勿论,放下武器者免一死。”

    特战队一路都留下只有特战队员才能识别的联络标识,隔一段路程也有接应的两名队员。敌方的情报都是从最前端潜伏在斛薛营地边的队员,通过中间接应的队员分站传回来的,类似官方的驿站。

    出发后的第四天凌晨,李业诩率领的三千精骑渡过上游段河水尚浅的黄河,在傍晚时分抵达离斛薛大营二十里地贺兰山脚下的一个山谷内,所有士兵就地休息…

    一路上没有遇上斛薛的斥候侦骑之类的,在李业诩所部行进的这个方向,即使有敌方的斥候侦骑,也都被前面的特战队员收拾了。

    和郑仁泰汇合后,郑仁泰汇报了探听到的最新消息是,斛薛部落的人马约有七万余人,真正战斗编制的万余人,能上马使武器的占大半,斛薛人叛乱后,在第一时间组织起了一支战斗力量,分左营、右营和前营,每营分别有三千多的战斗人员,许多人都经历过战事,这些人员也是攻击唐军灵州大营的主力。

    三千对数万,从数字上对比看,力量不是一般的悬殊…即使以战斗人员相比,唐军也是处于劣势。

    让李业诩放下心来的是,这两天斛薛大营未移动过。

    虽然正面交锋的战争,北方部落的骑兵在行动上快速灵活,但拖儿带女,还有大量牲口的整个部落移动速度并不快。二十几天过去,斛薛人过了黄河后,沿贺兰山走,也不过移动了数百里。

    斛薛人派出的侦骑斥候,往李业诩所队行进方向而来的,都被前方的特战队消灭了,斛薛人也不知道唐军的最新动向。

    此地已经是各种力量的交集之处,上一年李靖率兵击败突厥人,那些攻占的土地上却没有大唐军人驻守,灵州、夏州、朔州以北的这些地方还是突厥各部落所居,不时的有相互征伐情况发生,强者为王,无论哪方派出的侦骑斥候没有回来是很正常的事。

    斛薛人没有得到李业诩这一支部队情报,也就不知道有一支精锐的大唐轻骑已经抵达他们近处。斛薛人用其他方向探查所得的情报推算,大唐出征付伐他们的军队还在离他们宿营地几天的路程处,兵力也不过万余人。斛薛人却得知他们行进方向的北面,薛延陀人也有异常的动向。

    若斛薛人现在出了贺兰山,失去了可以依附的屏障,更容易受到其他部落的攻击,而突厥系的其他部落都暂时臣服于大唐,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讨伐这个反叛大唐朝廷的部落。这些顾忌也使得整个斛薛部驻扎在山脚下不敢再轻易移动。

    斛薛人在贺兰山下滞留着,处境有些尴尬,东面有黄河,北面有虎视眈眈的薛延陀人,南面有追击而来的唐军。相比较,北面的薛延陀人比南面来的万余唐军更具有威胁。而斛薛人现在所选的营地,三面依着险峻的贺兰山,易守难攻,斛薛人能上马作战的族人有三万左右,他们有打算着在此和唐军打一仗再选择去向的准备,如果击败这支远道而来的唐军,能获取一种力量平衡,甚至想着在此长久居留。

    李业诩听了郑仁泰的汇报,又审问几名被俘的斛薛斥候,了解到了上述情报,马上召集了苏定芳、郑仁泰、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一起商议作战计划。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看着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郑仁泰,都大感吃惊。待郑仁泰详细说明了敌方情报后,模样虽粗,但心思还是有点细的程处默和尉迟宝琳这才明白,这一路急行军如此顺利,都是李业诩派出精锐的前锋部队在前面查探情报、扫除障碍。

    郑仁泰再次通报了斛薛部主要作战力量的分布情况,及他们所侦知的敌方主要首领安身的营帐位置,粮草堆放地点、牲畜集中点等异常重要的情报。特别指出斛薛战斗人员所居的左、右营及前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