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我就说说你爸爸寒雪峰同志吧,也说说你妈这么多年来,为什么要带着你隐居,组织上只到前几年才找到你们母子,还有她的间隔性神经小障碍,是因何而来,

    故事,就从那场自卫还/击战说起吧…”

    就这样,在窗外未停的风雪中,在摘星楼顶室内的温暖如春里,寒子剑和铁芸嫣的思绪,被铁国兴的故事,带着一起穿越,他们去了那场血与火的洗礼中:

    1979年,面对南越这个地区赖皮国家的无休止挑衅和骚扰,我军对敌人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惩戒性战争。

    当年2月17日,我军遵照命令,以南部战区为主力,对敌人发起了自卫还/击战。

    当时,寒雪峰,铁国兴和海风,是同属南部战区16军麾下的三位师长。

    得到命令后,寒雪峰率领他的31师,铁国兴率32师,海风率33师,同时在风雨中,举行完誓师大会后,立即以铁三角阵行,从‘景平’方向,在西线吹响了主攻的号角。

    当夜,16军19900余名将士,成功渡河,一举突破敌军的红河防线,创造了大部队偷渡的典型范例。

    这里,重点说一下寒雪峰同志的31师。

    31师,当时是驻中/越边境的主力。

    这支部队对当地的地理民情,和各方面的情况,都非常谙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31师还经历过两次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若干次丛林大练兵,有着无与比美的战斗优势。

    战斗一打响,师上下都怀着‘师傅打徒弟,教训龟儿子’心态,士气非常高昂。

    战斗发起后,寒雪峰率领的英勇31师,迅速突破敌军一线防御阵地,并一举拿下‘吧沙’外线山口,和‘封涂’等地。

    战役很快进入第二阶段后,31师又得到必须迅速强攻并占领‘吧沙’的战斗任务。

    在当时友军距离略远的情况下,31师克服重重困难,寒雪峰带着警卫连身先士卒,冲锋在最前线,一对二,单挑敌人的两个师。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后,这场艰巨的一挑二战役,于次日完成任务。

    只可惜,让敌军316A师的部分残兵败将,趁乱通过黄连山口西逃了。

    此役攻势凌厉,进展快速,战果累累,31师直接突入敌方纵深46公里处,总计歼敌18075人,俘敌3459人,此役创造了自卫还/击战中,俘敌的最高记录。

    其实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我军用猫戏耗子的战法,多种部队轮番上阵,权当是军演去库存,来惩罚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儿邦国。

    至当年3月6日至12日,穷凶极恶的敌军在美帝的暗中支持下,开始大规模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