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逢涧苍老颓废地像个耄耋老人,茫然地看着座下零散的群臣,武将们通通领兵出征,当然,其中有不少人借出征的名义逃往邻国避难,或者借机归降羌人。剩下的文官们皆是些老弱病残之辈,平日里只会些口诛笔伐,倚老卖老,如今羌人真的兵临城下了,个个都吓得抱头鼠窜。整个皇城内除了一支卫羽军,再无其他兵马可调用,石逢涧缩在龙椅上,似乎已经看见了自己的结局。
青桐知道,此时的都中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她安顿好昭平公主,准备出宫去九脊殿,找怀因子借兵,阻挡羌军。可惜公主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她在给石逢涧和明贵妃请过安之后拿匕首刺进了自己的心窝。
此时的石逢涧已经没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女儿的即将离去,他对着奄奄一息的昭平公主,一遍又一遍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明贵妃此时也十分难过,毕竟是自己养了十多年的孩子,她一遍一遍的派人去传太医,可是没有一个人来。
沦陷前的宫城就是那样的无奈,昭平公主看了看紧紧挨在自己身侧的侍女双玉,突然动了动嘴唇,她说,“青桐,是你对不对?”
青桐虽然不知道昭平公主是如何认出自己的,但她觉得此时没必要再隐瞒了,于是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昭平公主的嘴角露出了微笑,“我就知道是你,你能回来真好。”然后她就吐出来一口鲜血。
青桐直到现在也不明白昭平公主自戕的原因,梅之玥已然远去,很可能都已经战死沙场,绝不会再有机会欺负公主。虽然宫城危在旦夕,可也不是全无希望,为何要选择这种方法死去呢。
“公主,”青桐还是问了出来,“你为何,为何”
“为何要这样死去,对吗?”公主看出来青桐的欲言又止,她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把手放到了小腹部,她说,“我不能给羌人生孩子,我也舍不得我的孩子,所以,我跟他一起去了。”
青桐沉痛地低声喊了一声“大公主”,就头也不回地出宫了。
宫墙之外,到处是断壁残垣,硝烟弥漫,鲜血的气息扑鼻而来。宫墙边是刚刚战斗完的卫羽军将士,他们忙着清单人数,包扎伤口,随时准备着下一场战斗。
青桐定了定神,知道暂时不会有新战争开启,在去九脊殿调兵之前,她打算先回家看看,叔叔和哥哥们想来此时并未归来,婶婶等女眷怕是早已六神无主,想个法子把她们送进宫来。
秦府的大门就那样敞开着,空荡荡地可以直接看到内廷。青桐正疑惑,怎么白管家连门都不关好,如今街上这样乱,不少匪徒也借机流窜,若是闯进家里可怎生是好。正迟疑间,却听到后院传来女人凄惨的哭声,一面哭一面喊。青桐仔细辨认这哭声,似乎是许姨娘的声音,但嘴里喊得什么,却一时听不清楚。
青桐想也不想,忙迈开脚步进了门,又循着哭声到了后院,果然见许姨娘倒在地上,“中桥,儿啊,我的儿”她身旁跪着一个小姑娘,也在嘤嘤哭个不停,青桐仔细看是,正是青榭。
青桐正要上前问为何哭的这样,却听见内室也隐隐有哭声传来,那是陈夫人的居所,青桐心道不妙,忙冲了进去。
屋里三个人,陈夫人瘦如干柴,斜倚在榻上,泪痕犹存。地上站了两个人,一男一女,背着光,青桐辨认不出。
“母亲,”男子开了口,青桐听了出来,是大哥秦中楷,又听他继续说道,“父亲与我三人率兵到白水河,不幸遭遇埋伏,父亲与我们失散,二弟、三弟当场阵亡,孩儿,孩儿失却了半截胳膊”一语未毕,身旁的女子忍不住哭出声来,是中楷的夫人,秋栩。
青桐捂住了嘴,泪水无声地从脸上滑落,屋里屋外皆是哭声一片,竟也没人注意到她。
哭累了的许姨娘就那样横躺在地上,如果不是她那双空洞又无神的眼睛显示着她还活着,她与死人已没有任何区别。青榭把脸埋在她的怀里,犹自抽泣不停。
“青榭!青榭!”青桐轻轻推了推青榭的胳膊,低声喊道。
青榭抬起泪眼,看着眼前这奇怪的女子,一脸疑惑道,“你,你怎么进来我家的,你要找谁?”
青桐知道,此时的都中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她安顿好昭平公主,准备出宫去九脊殿,找怀因子借兵,阻挡羌军。可惜公主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她在给石逢涧和明贵妃请过安之后拿匕首刺进了自己的心窝。
此时的石逢涧已经没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女儿的即将离去,他对着奄奄一息的昭平公主,一遍又一遍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明贵妃此时也十分难过,毕竟是自己养了十多年的孩子,她一遍一遍的派人去传太医,可是没有一个人来。
沦陷前的宫城就是那样的无奈,昭平公主看了看紧紧挨在自己身侧的侍女双玉,突然动了动嘴唇,她说,“青桐,是你对不对?”
青桐虽然不知道昭平公主是如何认出自己的,但她觉得此时没必要再隐瞒了,于是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昭平公主的嘴角露出了微笑,“我就知道是你,你能回来真好。”然后她就吐出来一口鲜血。
青桐直到现在也不明白昭平公主自戕的原因,梅之玥已然远去,很可能都已经战死沙场,绝不会再有机会欺负公主。虽然宫城危在旦夕,可也不是全无希望,为何要选择这种方法死去呢。
“公主,”青桐还是问了出来,“你为何,为何”
“为何要这样死去,对吗?”公主看出来青桐的欲言又止,她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把手放到了小腹部,她说,“我不能给羌人生孩子,我也舍不得我的孩子,所以,我跟他一起去了。”
青桐沉痛地低声喊了一声“大公主”,就头也不回地出宫了。
宫墙之外,到处是断壁残垣,硝烟弥漫,鲜血的气息扑鼻而来。宫墙边是刚刚战斗完的卫羽军将士,他们忙着清单人数,包扎伤口,随时准备着下一场战斗。
青桐定了定神,知道暂时不会有新战争开启,在去九脊殿调兵之前,她打算先回家看看,叔叔和哥哥们想来此时并未归来,婶婶等女眷怕是早已六神无主,想个法子把她们送进宫来。
秦府的大门就那样敞开着,空荡荡地可以直接看到内廷。青桐正疑惑,怎么白管家连门都不关好,如今街上这样乱,不少匪徒也借机流窜,若是闯进家里可怎生是好。正迟疑间,却听到后院传来女人凄惨的哭声,一面哭一面喊。青桐仔细辨认这哭声,似乎是许姨娘的声音,但嘴里喊得什么,却一时听不清楚。
青桐想也不想,忙迈开脚步进了门,又循着哭声到了后院,果然见许姨娘倒在地上,“中桥,儿啊,我的儿”她身旁跪着一个小姑娘,也在嘤嘤哭个不停,青桐仔细看是,正是青榭。
青桐正要上前问为何哭的这样,却听见内室也隐隐有哭声传来,那是陈夫人的居所,青桐心道不妙,忙冲了进去。
屋里三个人,陈夫人瘦如干柴,斜倚在榻上,泪痕犹存。地上站了两个人,一男一女,背着光,青桐辨认不出。
“母亲,”男子开了口,青桐听了出来,是大哥秦中楷,又听他继续说道,“父亲与我三人率兵到白水河,不幸遭遇埋伏,父亲与我们失散,二弟、三弟当场阵亡,孩儿,孩儿失却了半截胳膊”一语未毕,身旁的女子忍不住哭出声来,是中楷的夫人,秋栩。
青桐捂住了嘴,泪水无声地从脸上滑落,屋里屋外皆是哭声一片,竟也没人注意到她。
哭累了的许姨娘就那样横躺在地上,如果不是她那双空洞又无神的眼睛显示着她还活着,她与死人已没有任何区别。青榭把脸埋在她的怀里,犹自抽泣不停。
“青榭!青榭!”青桐轻轻推了推青榭的胳膊,低声喊道。
青榭抬起泪眼,看着眼前这奇怪的女子,一脸疑惑道,“你,你怎么进来我家的,你要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