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太子妃叩头不起身只管请罪,微微的皱起眉头来:“哀家让起来呢。来人,给太子妃赐座。”她的话里透着不快,可是却又给太子妃座位,倒让太子妃猜不透她在想什么。
红鸾现在心里安稳了很多,原本她还担心太后不会保她,但是现在有那只茶盏太后定不会让太子妃如意的。
“这里——,是怎么回事儿?”太后皱着眉头看向太子妃,很不悦:“皇家的体统!”
太子妃再次跪倒在地上请罪,只是居然死性不改的不忘给自己分辩两句:“都是那几个宫婢可恶,妾气得极了才失手的。”
她真以为太后和皇帝的眼睛是瞎的不成?吴宫人、红鸾和冰玉或跪或趴在地上,会让人看不到她们?怎么说这三个人不是皇帝的人就是太后的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太子妃责打冰玉和红鸾,连使个人去慈安宫也不曾,太后心里会痛快吗?
就算原本太后不会在意,可是有那只差点打到自己脸上的茶盏,太后还能不在意嘛。
500章数九之寒
红鸾却有些紧张,就算明知道太后不会轻易放过太子妃,可是却提也不提茶盏就问起殿上的事情来,让她有种危险逼近的感觉;她微微低头,思索太后如此做的用意是什么,就算是避不开她也要想清楚。
因为她做乞儿的时候就知道,她并不是天下最聪明的人,而且就算是最聪明的人也偶有失手;但是她可以好好的留意,让自己在同一件事情绝对不会吃两次亏。
在宫中她更是如此,对每件她经过的事情,都要想得极为透彻:不止是在事后去想,就算是身在其中时也会细细的留意,找到每人为什么如此行事的原因,对的她要好好的学一学、错得则要时时提醒不要犯同样的错。
太后无疑是红鸾最留意的人。
皇帝坐在太后的身边不说话,坐在那里沉着一张脸盯着太子妃,今天晚上此事好像就是由太后做主了。
红鸾忽然心中微动:好像皇帝和太后在一起时,有什么事情是他很少会开口——她几乎要痛哭起来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光,为什么到现在才注意到此事,寄希望于皇帝当真是找死之举。但是眼下她除了老实的等下去,等太后发落她们外再无半点法子。
如果太后当真会杀她们,红鸾根本没有一丝反抗的余地;此时,她的耳边又响起了宫嬷嬷的话,只是这次比任何一次都响,让她在这种时候都微微的闪了神。
在宫中她要报仇,要生存下去,原来的想法真得太天真了吗?她不知道,真得不知道答案。
认识了孟大人后她没有求助原本是信不过他,后来动心后知道不可能,便不想拉他下水:与皇子为敌那后果不难想像;民告官还要滚钉板呢,就算是成功最后只怕也会有得苦头吃,万一失败,她岂能害了孟大人?!
因为她懂孟大人的心,知道她只要她肯说他就会帮忙,而且现在她没有求恳孟大人也插手管了她不少的事情:她不想利用他——不能结为连理就应该断得干脆,怎么能为报家仇而把孟大人拖下水呢。
福王她不相信,皇帝她也不是十成十的相信,皇位之争她知道的并不多,因为身份所限嘛;可是就她所知的就已经能称得上惊心动魄,使得她相信:为了那把龙椅,这些皇子们其实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入宫非她本愿,做过乞儿的她更想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她才会想得到皇帝的倚重,借此来报仇而不是得到皇帝的宠爱:皇家人的宠爱能相信吗?那荒凉的承露殿就在那里,先帝可还曾记得承露殿的主人吗?
再者红鸾不赞成宫嬷嬷的话,并不是因为惊惧;如果她真得有心要争帝皇之心,那她仇人没有找到、家仇没有查清前,就要和元华等人斗个死我活。
她真得还能活到查到仇人的时候吗?又凭什么能让皇帝为她报仇——只要她说出来就可以,那是皇帝,心里盛着整个的天下,予她来说天大的家仇在皇帝那里可能就有不同的看法。
红鸾现在心里安稳了很多,原本她还担心太后不会保她,但是现在有那只茶盏太后定不会让太子妃如意的。
“这里——,是怎么回事儿?”太后皱着眉头看向太子妃,很不悦:“皇家的体统!”
太子妃再次跪倒在地上请罪,只是居然死性不改的不忘给自己分辩两句:“都是那几个宫婢可恶,妾气得极了才失手的。”
她真以为太后和皇帝的眼睛是瞎的不成?吴宫人、红鸾和冰玉或跪或趴在地上,会让人看不到她们?怎么说这三个人不是皇帝的人就是太后的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太子妃责打冰玉和红鸾,连使个人去慈安宫也不曾,太后心里会痛快吗?
就算原本太后不会在意,可是有那只差点打到自己脸上的茶盏,太后还能不在意嘛。
500章数九之寒
红鸾却有些紧张,就算明知道太后不会轻易放过太子妃,可是却提也不提茶盏就问起殿上的事情来,让她有种危险逼近的感觉;她微微低头,思索太后如此做的用意是什么,就算是避不开她也要想清楚。
因为她做乞儿的时候就知道,她并不是天下最聪明的人,而且就算是最聪明的人也偶有失手;但是她可以好好的留意,让自己在同一件事情绝对不会吃两次亏。
在宫中她更是如此,对每件她经过的事情,都要想得极为透彻:不止是在事后去想,就算是身在其中时也会细细的留意,找到每人为什么如此行事的原因,对的她要好好的学一学、错得则要时时提醒不要犯同样的错。
太后无疑是红鸾最留意的人。
皇帝坐在太后的身边不说话,坐在那里沉着一张脸盯着太子妃,今天晚上此事好像就是由太后做主了。
红鸾忽然心中微动:好像皇帝和太后在一起时,有什么事情是他很少会开口——她几乎要痛哭起来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光,为什么到现在才注意到此事,寄希望于皇帝当真是找死之举。但是眼下她除了老实的等下去,等太后发落她们外再无半点法子。
如果太后当真会杀她们,红鸾根本没有一丝反抗的余地;此时,她的耳边又响起了宫嬷嬷的话,只是这次比任何一次都响,让她在这种时候都微微的闪了神。
在宫中她要报仇,要生存下去,原来的想法真得太天真了吗?她不知道,真得不知道答案。
认识了孟大人后她没有求助原本是信不过他,后来动心后知道不可能,便不想拉他下水:与皇子为敌那后果不难想像;民告官还要滚钉板呢,就算是成功最后只怕也会有得苦头吃,万一失败,她岂能害了孟大人?!
因为她懂孟大人的心,知道她只要她肯说他就会帮忙,而且现在她没有求恳孟大人也插手管了她不少的事情:她不想利用他——不能结为连理就应该断得干脆,怎么能为报家仇而把孟大人拖下水呢。
福王她不相信,皇帝她也不是十成十的相信,皇位之争她知道的并不多,因为身份所限嘛;可是就她所知的就已经能称得上惊心动魄,使得她相信:为了那把龙椅,这些皇子们其实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入宫非她本愿,做过乞儿的她更想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她才会想得到皇帝的倚重,借此来报仇而不是得到皇帝的宠爱:皇家人的宠爱能相信吗?那荒凉的承露殿就在那里,先帝可还曾记得承露殿的主人吗?
再者红鸾不赞成宫嬷嬷的话,并不是因为惊惧;如果她真得有心要争帝皇之心,那她仇人没有找到、家仇没有查清前,就要和元华等人斗个死我活。
她真得还能活到查到仇人的时候吗?又凭什么能让皇帝为她报仇——只要她说出来就可以,那是皇帝,心里盛着整个的天下,予她来说天大的家仇在皇帝那里可能就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