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君紧赶慢赶,总算在雨滴子落下前,回到城西把角儿的家。

    才刚靠近那小院,就有刺鼻药香扑来。常人都道药味难闻,避之不及。但宋如君却莫名安心。

    这是她从小闻到大的味道。

    推开粗木而制的门,仔细落锁后,宋如君蹑手蹑脚遛进院子。她隔着窗往正堂里一望,看见一个少年正趴在案台上沉沉睡着,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

    好险没被他发现,不然又要啰嗦一顿。

    春日融融的日光透过窗棂,洒下些暧昧不清的影子,映在少年清癯的脸上。

    他卧在层叠的经卷里,脸色是白的,两颊带着不正常的红晕,嘴唇发绀。应是抄字抄的倦了,人酣睡着,手里还握着沾满墨的笔。

    宋如君没多停留,转身去了炊房。药吊子已经咕嘟作响,只等人来取。

    她灭了火,隔着厚布小心翼翼掀开吊子上的盖子。黝黑滚烫的药汤滑落进粗瓷碗里,激起一股袅袅白烟。这一串动作干净利索,不过须臾的功夫,已经置备齐整。

    不知何时,门外淅淅沥沥下起四月春雨,把周遭万物都笼罩在了腾腾升起的水雾中,露出这座北方城池最温柔的光景。

    宋如君手捧药碗出来时,看到的正是这一片烟雨朦胧。她站在房檐下,耳边细听雨打青葱,心里却刮着故乡陇中干裂的风,多少有点恍惚起来。

    徐铺头说,有个眉头带疤的老人在寻她。这描述有些耳熟,但她想了一路,也没能记起到底是何人。

    不过眼下更要紧的是,家中面缸已经快见底。这城若是再围下去,怕不是要喝西北风了。

    堂屋里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让宋如君回过神来。

    她收了沉寂的表情,一边迈步快走进了堂屋,一边嘴里撒娇似的拉长音说:“这碗可把我烫死了——”

    少年已醒,点墨般的眼眸渐渐清明,对上宋如君那副装出来的龇牙咧嘴苦相,亲昵的笑了。

    宋如君咣的把碗放在案台上,献宝一般:“新下的鸡头草,专治湿痹寒疝。合上先前那副方子,喝了保证连寒症带心疾,一锅端。”

    少年轻声道:“如此倒要谢谢阿姊了。”

    话说的好听,但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宋如君一眼就看出了弟弟的落寞。

    父母在世时,尚有余力寻医问药。流水一般的银子花出去,换回来的不过多少郎中嘴里那短短一句:“娘胎里带来的心疾,属不足之症,能活多久全看造化”。如今单靠宋如君的微薄之力,想治好病就更是奢望。

    宋如君怕他心里郁结,拿出长辈的架势老气横秋地指使道:“还不快喝,莫要放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