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启三百年文雅之盛(3/4)
另外,老李的书法还是写的相当了不起的。
在天下日趋稳定的时候,他更加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对于李泰能够献上《括地志》,他是打心眼里喜欢。
未来的继承人,就应该是一个有文化的和爱好文化的,在几个儿子里面,文采最好的就是老三和老四了。
只不过老三现在居然跑了,不但跑了,而且还做好了几年不回来的准备。
本来他想着今年过年的时候,让所有在外地的儿子们都回来一次,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和和睦睦,团团圆圆。
然而李老三给他回信,说刚刚到达吴地,忙得很,不来了。
甚至还说江南这边事情比较多,几年之内都干不完,如果这活干不好,他也没有脸回来见老爹。
看样子这位肯定是要置身事外了,想想也是,这家伙脑瓜子还真的聪明。
其实如果不是出身,遭遇反对的声音太多,老李倒是也并不介意。
关于立贤立长,实际上他更加倾向于立贤。
立贤是一种改革,立长是一种规矩。
老李本来就是一个打破了规矩的人,他倒是不介意在这件事情上再打破一次。
只不过更多的人倒是喜欢规矩,因为他们看来老李的所有改革,都是对旧规则的挑战和折腾,都是对他们既得利益的折腾。
他们能高兴才怪了。
不要折腾,按照规矩来,以前怎么样的你就怎么样。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态度。
毕竟,规矩是对皇权的一种束缚,也是对臣子的一种保护,当一个人尤其是上位者不守规矩的时候,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老李已经不守规矩了一次,如果再继续这样不守规矩下去,那下面的臣子还活不活了?
魏征当年有很多人保他,就是因为他是规矩的维护者。老魏也是聪明人,他知道什么样的人会得到皇帝的容忍和大家伙的认可。
做一个孤臣,不拉帮结派,皇帝喜欢,便于制衡。做一个谏臣,协助大家劝皇帝遵守规矩,同事喜欢。
太子立一个不容易,老是换来换去的挺麻烦的,这就是不守规矩的表现。尤其是老李自己已经给大唐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如果他再不守规矩,后面的肯定会有样学样。
现在,主要的注意力还集中在老大和老四身上,双方身上各有一些人押宝。
在天下日趋稳定的时候,他更加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对于李泰能够献上《括地志》,他是打心眼里喜欢。
未来的继承人,就应该是一个有文化的和爱好文化的,在几个儿子里面,文采最好的就是老三和老四了。
只不过老三现在居然跑了,不但跑了,而且还做好了几年不回来的准备。
本来他想着今年过年的时候,让所有在外地的儿子们都回来一次,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和和睦睦,团团圆圆。
然而李老三给他回信,说刚刚到达吴地,忙得很,不来了。
甚至还说江南这边事情比较多,几年之内都干不完,如果这活干不好,他也没有脸回来见老爹。
看样子这位肯定是要置身事外了,想想也是,这家伙脑瓜子还真的聪明。
其实如果不是出身,遭遇反对的声音太多,老李倒是也并不介意。
关于立贤立长,实际上他更加倾向于立贤。
立贤是一种改革,立长是一种规矩。
老李本来就是一个打破了规矩的人,他倒是不介意在这件事情上再打破一次。
只不过更多的人倒是喜欢规矩,因为他们看来老李的所有改革,都是对旧规则的挑战和折腾,都是对他们既得利益的折腾。
他们能高兴才怪了。
不要折腾,按照规矩来,以前怎么样的你就怎么样。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态度。
毕竟,规矩是对皇权的一种束缚,也是对臣子的一种保护,当一个人尤其是上位者不守规矩的时候,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老李已经不守规矩了一次,如果再继续这样不守规矩下去,那下面的臣子还活不活了?
魏征当年有很多人保他,就是因为他是规矩的维护者。老魏也是聪明人,他知道什么样的人会得到皇帝的容忍和大家伙的认可。
做一个孤臣,不拉帮结派,皇帝喜欢,便于制衡。做一个谏臣,协助大家劝皇帝遵守规矩,同事喜欢。
太子立一个不容易,老是换来换去的挺麻烦的,这就是不守规矩的表现。尤其是老李自己已经给大唐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如果他再不守规矩,后面的肯定会有样学样。
现在,主要的注意力还集中在老大和老四身上,双方身上各有一些人押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