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童年的回忆
五岁读小学一年级,在那个年代,是很常见的事,搁现在读应该在幼儿园中班。
进了乡里小学,每天早上背着一个小书包,跟着隔壁邻居稍大一点的孩子们,自己就去学校了,不需要大人送,也不用担心被坏人拐卖,这个村子里,来一条陌生的狗都会被村里人给盯着,更不用说一个两个陌生人了,如果有,大家就会时时注意的。
开学第一天,学校一楼第一间教室。叫什么名字,老师把每个学生都挨着问一遍,“哦,你是张家谁谁谁的孩子,你是赵家老三的小女儿,你是隔壁村李家谁谁谁的孙子,嗯,杨立志,我知道,你爸爸小的时候就是我教的,你妈妈小的时候我也教过,现在又教到你了,好啊,你可要好好学哦。”
张老师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虽说是校长,但是因为老师总共也没几个,所以张校长还是当上课老师的时间比当校长的时候长,今年一年级就这么一个班,张校长就亲自来教了。
“张老师,我想去尿尿”,刚把名字问完,就有同学举手了,还知道举手说话,看样子一定是来之前被爸妈教过规矩的,还不错。
“去吧,知道厕所在哪里吗?”
“知道,知道,我去过。”
这第一天坐到教室里,还是有很多同学不习惯,有紧张的,害怕的,好奇的,各种心情的代表都有。今年这个班一共有三十七位同学,男女比例还几乎刚好各半,都是五岁上下的孩子们,不夸张的说,流着鼻涕的,身上裤子一只裤脚卷起来,一只放平的,衣服上都有几个破洞,衣服裤子基本上都是哥哥姐姐穿过改小的,书包基本上是没有的,就是手上拿着一个布袋,有那么一只两只铅笔,一本语文书、一本数学书,一个田字格和一个横格的作业本,基本上就这些了。
书都是前几天陆陆续续家长来报名时交了学费后领走的。
这天是公元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号星期一,是杨立志开始走进学校的第一天,值得纪念一下,在这个八十年代,作为一位八零后的孩子,学习是他成长的重要开始。
这样的学习,在老师用着当地话的声音中慢慢开始了。你可能会奇怪,怎么不用普通话,那个时候,老师都不会说普通话,会的只有当地的语言,而且政府和教育部门也没有要求,就算有,老师们也不会啊。
所以,这一批孩子长大了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你还不能管他,因为当时就是这样的条件,对于家长们来说,能让自己的孩子到学校里去,有老师教识字,教自己孩子算术,已经不错了,长大了能认识字,做生意会算好账,这不就够了吗。农村,记住,这里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信息非常封闭,交通也很落后,大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就是这样。
立志家这一脉就是明朝时期从江西吉安府移民到四川内江的,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从四川内江迁徙到现在这个地方的。
所以很多方言和生活习惯就是这样一点点形成的,都是老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这上学也有意思,早上八点左右上课,上了两节课就放学了,住得近的都回家去吃早饭,吃好了11点半左右再来,少数离家远的同学就在学校里吃带来的饭或者馒头之类的,连张老师都是自己回到学校的家里,抓紧时间给家里人做一顿早饭,一起吃好以后,再接着给学生上课。要说,这当地的人都是早上起来直接到地里干活,干到十点来钟回家吃早饭,吃好了回地里接着干,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再回家。
到了冬天,天冷了,山里特别寒,每个学生就会从家里带一个火盆来,一般都是用一个旧的瓷盆子,在旁边沿上钻上三个洞,利用三角形的稳固原理,穿上铁丝,在上面聚在一起做一个把手,走路时就可以这样提在手上,火盆里放上几个木炭,可以管上几个小时,在教室里就放在桌子底下,可以烤烤脚,手冷了可以烤烤手。不然,在冬天,教室里的泥巴地上,真是冰冷,就现在,云贵川等山区里面,还有孩子冬天上学时是带着火盆的。
语文依旧是从a、o、e拼音开始,数学是从1、2、3开始的,从开始学写自己名字开始,横竖撇捺,一笔一笔,慢慢开始认识和会写的字就一个一个多起来了。这数学也会做点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了。课呢,主要就是语文和数学,两个轮着上,其他的暂时都没有。
学校不大也不算小,小学六个年级,基本上就一个班,个别的年级人多就开了两个班,初中三个年级,也各一个班,到了高中,就只有到县城里去上了,当时,大多数读到初中毕业就不错了,好多家里条件差一点的,小学读完就开始在家里帮忙干活了,到了十六七岁,就张罗结婚的不在少数,搁现在,十六七岁还在读高一高二呢,身体还没发育完,大部分还在青春期呢,但年代不一样,地方不一样,差别就是这么大。
好在立志家,因为爷爷一直在做着这杀猪宰牛的生意,条件在当地已经算不错的了,所以,立志的小学启蒙教育就这样开始了。
平时,爷爷做生意就喜欢在算盘和本子上记账,这就给了立志接触数字和钱的机会,壹角、贰角、五角、一块、两块、五块、十块的纸币,就在手里经常拿起来数,说实话,在当时的普通人家,还没有机会能天天跟钱打交道,好多都多天不花钱,除了平时一段时间买点盐啊、酱油啊什么的,农村人尽量不花钱,节俭得很。
可不像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想买什么,手机一点就可以了。爷爷的账本上还记满了各种赊欠的账目,因为农村人讲信用,可以先赊账,特别附近有一个不大的煤矿,矿上的工人两个月才发一次钱,到了周五赶集的时候,他们身上往往没钱,没关系,酒啊、肉啊、商店里都给他们欠着,本子上几月几号,煤矿某某某赊肉两斤多少钱,他们签个名字就可以了,大多数在煤矿上干活的工人真的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只要说了记了,大家都不会有扯皮的事发生。
进了乡里小学,每天早上背着一个小书包,跟着隔壁邻居稍大一点的孩子们,自己就去学校了,不需要大人送,也不用担心被坏人拐卖,这个村子里,来一条陌生的狗都会被村里人给盯着,更不用说一个两个陌生人了,如果有,大家就会时时注意的。
开学第一天,学校一楼第一间教室。叫什么名字,老师把每个学生都挨着问一遍,“哦,你是张家谁谁谁的孩子,你是赵家老三的小女儿,你是隔壁村李家谁谁谁的孙子,嗯,杨立志,我知道,你爸爸小的时候就是我教的,你妈妈小的时候我也教过,现在又教到你了,好啊,你可要好好学哦。”
张老师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虽说是校长,但是因为老师总共也没几个,所以张校长还是当上课老师的时间比当校长的时候长,今年一年级就这么一个班,张校长就亲自来教了。
“张老师,我想去尿尿”,刚把名字问完,就有同学举手了,还知道举手说话,看样子一定是来之前被爸妈教过规矩的,还不错。
“去吧,知道厕所在哪里吗?”
“知道,知道,我去过。”
这第一天坐到教室里,还是有很多同学不习惯,有紧张的,害怕的,好奇的,各种心情的代表都有。今年这个班一共有三十七位同学,男女比例还几乎刚好各半,都是五岁上下的孩子们,不夸张的说,流着鼻涕的,身上裤子一只裤脚卷起来,一只放平的,衣服上都有几个破洞,衣服裤子基本上都是哥哥姐姐穿过改小的,书包基本上是没有的,就是手上拿着一个布袋,有那么一只两只铅笔,一本语文书、一本数学书,一个田字格和一个横格的作业本,基本上就这些了。
书都是前几天陆陆续续家长来报名时交了学费后领走的。
这天是公元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号星期一,是杨立志开始走进学校的第一天,值得纪念一下,在这个八十年代,作为一位八零后的孩子,学习是他成长的重要开始。
这样的学习,在老师用着当地话的声音中慢慢开始了。你可能会奇怪,怎么不用普通话,那个时候,老师都不会说普通话,会的只有当地的语言,而且政府和教育部门也没有要求,就算有,老师们也不会啊。
所以,这一批孩子长大了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你还不能管他,因为当时就是这样的条件,对于家长们来说,能让自己的孩子到学校里去,有老师教识字,教自己孩子算术,已经不错了,长大了能认识字,做生意会算好账,这不就够了吗。农村,记住,这里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信息非常封闭,交通也很落后,大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就是这样。
立志家这一脉就是明朝时期从江西吉安府移民到四川内江的,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从四川内江迁徙到现在这个地方的。
所以很多方言和生活习惯就是这样一点点形成的,都是老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这上学也有意思,早上八点左右上课,上了两节课就放学了,住得近的都回家去吃早饭,吃好了11点半左右再来,少数离家远的同学就在学校里吃带来的饭或者馒头之类的,连张老师都是自己回到学校的家里,抓紧时间给家里人做一顿早饭,一起吃好以后,再接着给学生上课。要说,这当地的人都是早上起来直接到地里干活,干到十点来钟回家吃早饭,吃好了回地里接着干,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再回家。
到了冬天,天冷了,山里特别寒,每个学生就会从家里带一个火盆来,一般都是用一个旧的瓷盆子,在旁边沿上钻上三个洞,利用三角形的稳固原理,穿上铁丝,在上面聚在一起做一个把手,走路时就可以这样提在手上,火盆里放上几个木炭,可以管上几个小时,在教室里就放在桌子底下,可以烤烤脚,手冷了可以烤烤手。不然,在冬天,教室里的泥巴地上,真是冰冷,就现在,云贵川等山区里面,还有孩子冬天上学时是带着火盆的。
语文依旧是从a、o、e拼音开始,数学是从1、2、3开始的,从开始学写自己名字开始,横竖撇捺,一笔一笔,慢慢开始认识和会写的字就一个一个多起来了。这数学也会做点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了。课呢,主要就是语文和数学,两个轮着上,其他的暂时都没有。
学校不大也不算小,小学六个年级,基本上就一个班,个别的年级人多就开了两个班,初中三个年级,也各一个班,到了高中,就只有到县城里去上了,当时,大多数读到初中毕业就不错了,好多家里条件差一点的,小学读完就开始在家里帮忙干活了,到了十六七岁,就张罗结婚的不在少数,搁现在,十六七岁还在读高一高二呢,身体还没发育完,大部分还在青春期呢,但年代不一样,地方不一样,差别就是这么大。
好在立志家,因为爷爷一直在做着这杀猪宰牛的生意,条件在当地已经算不错的了,所以,立志的小学启蒙教育就这样开始了。
平时,爷爷做生意就喜欢在算盘和本子上记账,这就给了立志接触数字和钱的机会,壹角、贰角、五角、一块、两块、五块、十块的纸币,就在手里经常拿起来数,说实话,在当时的普通人家,还没有机会能天天跟钱打交道,好多都多天不花钱,除了平时一段时间买点盐啊、酱油啊什么的,农村人尽量不花钱,节俭得很。
可不像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想买什么,手机一点就可以了。爷爷的账本上还记满了各种赊欠的账目,因为农村人讲信用,可以先赊账,特别附近有一个不大的煤矿,矿上的工人两个月才发一次钱,到了周五赶集的时候,他们身上往往没钱,没关系,酒啊、肉啊、商店里都给他们欠着,本子上几月几号,煤矿某某某赊肉两斤多少钱,他们签个名字就可以了,大多数在煤矿上干活的工人真的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只要说了记了,大家都不会有扯皮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