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四章北上6(1/2)
马匹的速度自然比人类步行要快,当这些敌人走了半个小时到达一处平坦之地时,在一个小山坡上,董昭二人又开枪了。
这次敌人离得远,二人马枪的射程有限,他们二人每人打了五发子弹,可一个目标都没打着。虽然没打着敌人,敌人的行动还是稍稍停顿了一下,这次又耽误了敌人十来分钟。
日军少尉很生气。董昭二人这种骚扰虽然不能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但是对于处在空旷之地的士兵是一种绝对的心理压力。
黄楼镇离桐花沟只有三十来里地,在一般顺利的情况之下,部队急行军三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按照计划,进攻桐花沟的战斗在午前就能打响。可现在董昭二人只是这么东放一枪,西放一枪,两次就耽误了部队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剩下来还有那么长的路,少尉不知道部队能不能按时到达预定的地点。于是,少尉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一个班的日军带着一个排的伪军专门追赶这二人,目的就是将这二人赶走。
董昭原来是东北军骑兵,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骑兵早就不是部队进攻的主力,董昭当然不会傻到以二人之力去抵挡这么多敌人,他自觉采取了游击战术。
敌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他们都是步兵,在机动性上绝对不能和骑兵相比。董昭二人打了一排子弹之后跑了,敌人自然循着他们退却的方向追赶一阵子。
可骑兵是机动灵活的,董昭二人跑了一会之后兜了一个圈子,他们又跑到敌人前边埋伏起来。等到敌人走到射程之内,董昭他们又是一阵急速射。敌人行军的大部队只好停了下来,又有一批人向二人埋伏地点冲来,等敌人冲来的时候,二人又骑上马,跑了。
从黄楼镇出来扫荡三大队的敌人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这股敌人才走了不到十里路程。日军少尉对二人恨得牙都痒了,可就是拿二人没办法。
就在日军少尉非常头疼的时候,董昭派回去的骑兵早就回到军营,他将敌人出动的情报报告给了李青林。
敌人一次就出动了这么多兵力来对付三大队,李青林认为他们绝对不会仅仅只派出了这一股兵力,最大的可能就是敌人将对第九支队的三个驻地全面动手。
李青林也吃不准陈震东有没有得到情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支队得到敌人进攻的消息,李青林认为陈震东应该还不知道敌人已经出动了,于是他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传令兵立刻骑马赶到支队的司令部,去向陈震东报告敌情。
在中央军里边,象三大队这样营级部队应该有战地电话来联络通信,可现在这个所谓的挺进纵队连国军乙种部队都比不上,目前的联络通信还是依靠人员来传递命令。
三大队的传令兵已经并入骑兵排,为了达到保险的目的,李青林派出两名传令兵骑马向陈震东报信。
传令兵出发之后,李青林立刻召集三个中队长和警卫排的李狗剩开会。
三大队过黄河并不久,到达桐花沟的时间并不长,来了之后他们也忙于打开局面和新兵训练,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放松了警惕。过黄河之前,一战区参谋部门专门给第九支队的相关人员召开过军事会议,就过河以后相关工作作了专门的安排,其中最为重点的就是过河以后一定要站稳脚跟。
站稳脚跟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日军挟新胜之威,在黄河以南和以及山西以东占据了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除极少几个交通不便的县城以外,中原地区已无国军整建制的野战部队。
一支新队伍要在一个既无政权,又无大后方的地区站稳脚跟,首先就得搞清自己所处地区的形势,当然,第一步就是必须清楚当地的地形地貌。
进驻桐花沟以后,训练等其他工作由三个中队长和班排长们去安排完成。队伍里有的是老兵,这一点已经不需要李青林来亲历亲为,李青林安顿下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地图将防区内的地形地貌察看了一遍。
作为营级部队,李青林已经有资格拥有均用地图。经过实地察看,再比对一下地图所标识的地点,李青林发现国防部下发的地图竟然错误百出。再联想起日军所用的地图,李青林不禁感慨,一个政府连自己家园的地图都测绘不好,还谈何同敌人决战决胜?
察看结束之后,李青林的三大队觉得自己被安排在桐花沟,还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桐花沟位置相对偏僻,距离最近的敌人就是黄楼镇的日军和伪军。从黄楼镇到桐花沟有三十多里的路程,这中间有小山,有小河流,道路基本都是小路,也很曲折,敌人不可能通过汽车运兵,只能靠步行行军,这就给三大队留下了充裕的准备时间。
这次敌人离得远,二人马枪的射程有限,他们二人每人打了五发子弹,可一个目标都没打着。虽然没打着敌人,敌人的行动还是稍稍停顿了一下,这次又耽误了敌人十来分钟。
日军少尉很生气。董昭二人这种骚扰虽然不能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但是对于处在空旷之地的士兵是一种绝对的心理压力。
黄楼镇离桐花沟只有三十来里地,在一般顺利的情况之下,部队急行军三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按照计划,进攻桐花沟的战斗在午前就能打响。可现在董昭二人只是这么东放一枪,西放一枪,两次就耽误了部队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剩下来还有那么长的路,少尉不知道部队能不能按时到达预定的地点。于是,少尉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一个班的日军带着一个排的伪军专门追赶这二人,目的就是将这二人赶走。
董昭原来是东北军骑兵,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骑兵早就不是部队进攻的主力,董昭当然不会傻到以二人之力去抵挡这么多敌人,他自觉采取了游击战术。
敌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他们都是步兵,在机动性上绝对不能和骑兵相比。董昭二人打了一排子弹之后跑了,敌人自然循着他们退却的方向追赶一阵子。
可骑兵是机动灵活的,董昭二人跑了一会之后兜了一个圈子,他们又跑到敌人前边埋伏起来。等到敌人走到射程之内,董昭他们又是一阵急速射。敌人行军的大部队只好停了下来,又有一批人向二人埋伏地点冲来,等敌人冲来的时候,二人又骑上马,跑了。
从黄楼镇出来扫荡三大队的敌人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这股敌人才走了不到十里路程。日军少尉对二人恨得牙都痒了,可就是拿二人没办法。
就在日军少尉非常头疼的时候,董昭派回去的骑兵早就回到军营,他将敌人出动的情报报告给了李青林。
敌人一次就出动了这么多兵力来对付三大队,李青林认为他们绝对不会仅仅只派出了这一股兵力,最大的可能就是敌人将对第九支队的三个驻地全面动手。
李青林也吃不准陈震东有没有得到情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支队得到敌人进攻的消息,李青林认为陈震东应该还不知道敌人已经出动了,于是他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传令兵立刻骑马赶到支队的司令部,去向陈震东报告敌情。
在中央军里边,象三大队这样营级部队应该有战地电话来联络通信,可现在这个所谓的挺进纵队连国军乙种部队都比不上,目前的联络通信还是依靠人员来传递命令。
三大队的传令兵已经并入骑兵排,为了达到保险的目的,李青林派出两名传令兵骑马向陈震东报信。
传令兵出发之后,李青林立刻召集三个中队长和警卫排的李狗剩开会。
三大队过黄河并不久,到达桐花沟的时间并不长,来了之后他们也忙于打开局面和新兵训练,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放松了警惕。过黄河之前,一战区参谋部门专门给第九支队的相关人员召开过军事会议,就过河以后相关工作作了专门的安排,其中最为重点的就是过河以后一定要站稳脚跟。
站稳脚跟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日军挟新胜之威,在黄河以南和以及山西以东占据了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除极少几个交通不便的县城以外,中原地区已无国军整建制的野战部队。
一支新队伍要在一个既无政权,又无大后方的地区站稳脚跟,首先就得搞清自己所处地区的形势,当然,第一步就是必须清楚当地的地形地貌。
进驻桐花沟以后,训练等其他工作由三个中队长和班排长们去安排完成。队伍里有的是老兵,这一点已经不需要李青林来亲历亲为,李青林安顿下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地图将防区内的地形地貌察看了一遍。
作为营级部队,李青林已经有资格拥有均用地图。经过实地察看,再比对一下地图所标识的地点,李青林发现国防部下发的地图竟然错误百出。再联想起日军所用的地图,李青林不禁感慨,一个政府连自己家园的地图都测绘不好,还谈何同敌人决战决胜?
察看结束之后,李青林的三大队觉得自己被安排在桐花沟,还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桐花沟位置相对偏僻,距离最近的敌人就是黄楼镇的日军和伪军。从黄楼镇到桐花沟有三十多里的路程,这中间有小山,有小河流,道路基本都是小路,也很曲折,敌人不可能通过汽车运兵,只能靠步行行军,这就给三大队留下了充裕的准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