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凡想,以后战史会怎么记下这一笔?攻克提斯普尔和列城的功劳,与消灭斯潘加主力,或者攻克新德里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自己今天大胆的包抄行动,如果成功,至少可以与隆美尔1942在托布鲁克的神奇表现比较,甚至可以与克拉夫琴科,1943年抢渡第聂伯河,长驱百里,粉碎德军南方集群的战例相提并论?或者评价更高一点点?不管怎么说自己是靠潜渡发起的进攻,以上两位没有这样难度。
他现在面临的难题是,原来想定的隐蔽接敌,从侧翼楔如其后方打击炮群和主要供应线,进而包抄其主力的战役企图,已经面临被敌人窥破的可能,尤其斯潘加的参谋部出了名的反应迅速,尽管贺凡还没有和斯帕加的任何部队交过手,但是他对敌人的研究是很久以前就开始的,显然巧仗有可能演变成硬仗,不过这也不错,他可以向林淮生要求更多的火力和空中侦察,最终将奇兵变成正兵。
等待坦克整装的过程中,步兵战车已经率先出发,远程火力正在机步连的指示下,不断延伸打击溃退敌人,向着敌人退却的方向追击,机步连将在适当的时机,向东北转向,对隐藏在敌人出发阵地后方的坛坛罐罐来一次扫荡。
贺凡早在列城附近时,就对斯潘加的战术研究颇为深入,他知道他的那一套夜战把戏,会如何堆砌兵力,实际上技术上劣势,使得斯潘加将军能够发挥的余地并不大,那些指挥、火炮、防空部队全部会紧密排列在攻击部队后方5至10公里区域内,打响后,他们会前进至坦克部队的出发阵地附近,进行逐次的掩护,鉴于印度野战防空系统的控制范围,以及火炮射程,不如此,他们就无法掩护前方部队。实际上贺凡从地图上就能大致将他们,目前所在的大致位置指出来。唯一的问题是斯潘加一定会留有一支比较强大的坦克集群作为预备队,这才是他必须小心应付的部分。
庞大的坦克群终于开始移动,排成多列纵队,在略微偏离机步连履带印的,新的路线上,向着东方横推过去,几分钟后他们将开到机步连南面侧翼上,这是贺凡担心的方向。当然在敌人唯一可以行动的夜间,贺凡的优势除了无人机在头顶的侦察,还有坦克上的毫米波雷达,也使得坦克在夜战中更加如鱼得水,并且敌人的情报收集部门,对于这项优势应该还完全不知道,而前线装甲部队也不会得到必要的警告
步兵战车在前方的推进了4.5公里没有遭遇敌人强烈反击,轻而易举推平了一个躲藏在丛林中茫然无措的炮兵阵地,看来预料中印度人的软肋已经出现了。这个地区距离高空无人机所侦察到的敌人供应线只有5500米,但是无法进一步确认,后方炮火拒绝了开火要求。
贺凡生怕机步连深入过头吃亏,下令其减慢推进速度,机步连长对此非常不满,他认为是慢吞吞的坦克群,害怕辅助兵力的步兵战车部队先他们一步切断敌人供应线,太抢镜头。但是,后方传来新的消息,证实了贺凡的想法有其道理,不管他遏制机步连前进的初衷到底是什么,35公里外的2架电子侦察机,探测到东南区域突然出现的密集而又短促的短波通讯,敌人开始行动了。
经过分析,确认为机械化部队的车际电台设备,与以往收集到的印度装甲部队跳频通讯特征不一致,但是接近北约加密设备特征。
贺凡在电子地图上查看测量到的电台群位置,距离自己仅仅7公里山区,也就是说20分钟左右的行程,并且那李有一道山梁阻挡,确实有利于避开空中雷达和光学搜索,是隐藏兵力的好地方,如果他站在敌人的位置上,他会选择在那里部署预备队,既可以直接支援前方,又可以随时支援战场的各个方向,如果他来指挥的话,他甚至会将最强大的部队部署于此。
他命令全体拉开距离,炮管指向东南警戒,他将自己的直属老部队开到接敌方向上,试图用雷达探测敌人的存在,前面的树林无法遮挡毫米波雷达的探测,但是探测一无所获,除了发现了一些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拖着火炮的卡车。
“一定在搞什么花样?”
他催促后方,搜集新的情报,但是此刻移动电台群已经消失了,显然敌人意识到了无线电静默的必要性,这会儿他们或许又躲到了什么方向?
一切如同预计的那样,一支机械化部队在夜间采取行动前,必然要通过电台协调一下队形,或者约定一些事项,随后他们就消失了。贺凡还无法靠现有的情报,来确认那是一支坦克部队,还是一支步兵战车部队,亦或者只是几辆吉普车组成的电子欺骗部队。
显然,贺凡不可能让这样新出现的复杂情况耽误自己的行动,但是他也不敢大意轻敌,于是采取分兵策略,让一半兵力继续突击,自己则向东南进发,如果越过公路仍然无法发现敌人,他就折回来与其他部队汇合。同时他催促后方起飞更多带弹无人机,向自己前进方向靠拢。如果是敌人的预备队,那不可能只是一个连级单位,他需要一些额外的侦察和火力。北面的地平线上,不时泛起火光,但是听不到炮声,巴基斯坦第一装甲师正在正在那里拼死抵抗,现在让林淮生把大量的无人机投入到这里,显然需要考验他的战略眼光。
坦克在丛林中行进,贺凡切换到热像仪通道,利用大视场搜索正面大约200°范围,他可以看到东面的丛林深处,不时有拖着苍白尾焰的敌人地空导弹升空,潜伏着的自行高射炮也不时对空打上一个长点射,如同一条火蛇在空中乱舞。
战斗正在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敌人没有早早收兵退缩的意思。显然斯潘加孤注一掷,为了吃掉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投入了看家兵力,仅仅被发现的防空兵力,已经不少于三个营了,或许还有潜伏中没有被发现的,它们以轮流开火的方式,缩短雷达开机时间,抵消中国空军的探测和猎杀,以此拖延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的时间。看来背靠着新德里,无可后退,印度人确实准备下血本。
充分冷却的红外热像仪中,突然有了一些痕迹,背景噪点中,似乎有什么移动的东西?他调整倍率仔细想将目标识别出来。
还没有识别出对方,炮塔内的激光告警器滴滴响起,贺凡惊觉,对方已经在对他的做出进行测距,这是交战以来前所未有的事情,敌人显然先于自己探测到了自己。
他知道先机已失,下令全体释放烟雾后退,不过还是晚了,他看到了正面的炮口火光以及随即显形出来的坦克炮塔,确实就是他朝思暮想要碾压到履带下面的豹ii。
急速飞近的耀眼光芒从头上飞过,这是对手测距数值失误的特征,显然头顶上的激光抵抗系统发挥了作用。但是这种东西未必总是可靠,西方坦克的激光测距仪具备适应对抗的编码抗扰能力。
他立即超越射手,将炮塔转向目标。在+字瞄准线转到位置前,友邻车组已经有人抢先开炮,击中目标正面,但是钨芯弹在炮塔正面形成四散飞溅的碎片,这是典型的没有击穿的形态。
他现在面临的难题是,原来想定的隐蔽接敌,从侧翼楔如其后方打击炮群和主要供应线,进而包抄其主力的战役企图,已经面临被敌人窥破的可能,尤其斯潘加的参谋部出了名的反应迅速,尽管贺凡还没有和斯帕加的任何部队交过手,但是他对敌人的研究是很久以前就开始的,显然巧仗有可能演变成硬仗,不过这也不错,他可以向林淮生要求更多的火力和空中侦察,最终将奇兵变成正兵。
等待坦克整装的过程中,步兵战车已经率先出发,远程火力正在机步连的指示下,不断延伸打击溃退敌人,向着敌人退却的方向追击,机步连将在适当的时机,向东北转向,对隐藏在敌人出发阵地后方的坛坛罐罐来一次扫荡。
贺凡早在列城附近时,就对斯潘加的战术研究颇为深入,他知道他的那一套夜战把戏,会如何堆砌兵力,实际上技术上劣势,使得斯潘加将军能够发挥的余地并不大,那些指挥、火炮、防空部队全部会紧密排列在攻击部队后方5至10公里区域内,打响后,他们会前进至坦克部队的出发阵地附近,进行逐次的掩护,鉴于印度野战防空系统的控制范围,以及火炮射程,不如此,他们就无法掩护前方部队。实际上贺凡从地图上就能大致将他们,目前所在的大致位置指出来。唯一的问题是斯潘加一定会留有一支比较强大的坦克集群作为预备队,这才是他必须小心应付的部分。
庞大的坦克群终于开始移动,排成多列纵队,在略微偏离机步连履带印的,新的路线上,向着东方横推过去,几分钟后他们将开到机步连南面侧翼上,这是贺凡担心的方向。当然在敌人唯一可以行动的夜间,贺凡的优势除了无人机在头顶的侦察,还有坦克上的毫米波雷达,也使得坦克在夜战中更加如鱼得水,并且敌人的情报收集部门,对于这项优势应该还完全不知道,而前线装甲部队也不会得到必要的警告
步兵战车在前方的推进了4.5公里没有遭遇敌人强烈反击,轻而易举推平了一个躲藏在丛林中茫然无措的炮兵阵地,看来预料中印度人的软肋已经出现了。这个地区距离高空无人机所侦察到的敌人供应线只有5500米,但是无法进一步确认,后方炮火拒绝了开火要求。
贺凡生怕机步连深入过头吃亏,下令其减慢推进速度,机步连长对此非常不满,他认为是慢吞吞的坦克群,害怕辅助兵力的步兵战车部队先他们一步切断敌人供应线,太抢镜头。但是,后方传来新的消息,证实了贺凡的想法有其道理,不管他遏制机步连前进的初衷到底是什么,35公里外的2架电子侦察机,探测到东南区域突然出现的密集而又短促的短波通讯,敌人开始行动了。
经过分析,确认为机械化部队的车际电台设备,与以往收集到的印度装甲部队跳频通讯特征不一致,但是接近北约加密设备特征。
贺凡在电子地图上查看测量到的电台群位置,距离自己仅仅7公里山区,也就是说20分钟左右的行程,并且那李有一道山梁阻挡,确实有利于避开空中雷达和光学搜索,是隐藏兵力的好地方,如果他站在敌人的位置上,他会选择在那里部署预备队,既可以直接支援前方,又可以随时支援战场的各个方向,如果他来指挥的话,他甚至会将最强大的部队部署于此。
他命令全体拉开距离,炮管指向东南警戒,他将自己的直属老部队开到接敌方向上,试图用雷达探测敌人的存在,前面的树林无法遮挡毫米波雷达的探测,但是探测一无所获,除了发现了一些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拖着火炮的卡车。
“一定在搞什么花样?”
他催促后方,搜集新的情报,但是此刻移动电台群已经消失了,显然敌人意识到了无线电静默的必要性,这会儿他们或许又躲到了什么方向?
一切如同预计的那样,一支机械化部队在夜间采取行动前,必然要通过电台协调一下队形,或者约定一些事项,随后他们就消失了。贺凡还无法靠现有的情报,来确认那是一支坦克部队,还是一支步兵战车部队,亦或者只是几辆吉普车组成的电子欺骗部队。
显然,贺凡不可能让这样新出现的复杂情况耽误自己的行动,但是他也不敢大意轻敌,于是采取分兵策略,让一半兵力继续突击,自己则向东南进发,如果越过公路仍然无法发现敌人,他就折回来与其他部队汇合。同时他催促后方起飞更多带弹无人机,向自己前进方向靠拢。如果是敌人的预备队,那不可能只是一个连级单位,他需要一些额外的侦察和火力。北面的地平线上,不时泛起火光,但是听不到炮声,巴基斯坦第一装甲师正在正在那里拼死抵抗,现在让林淮生把大量的无人机投入到这里,显然需要考验他的战略眼光。
坦克在丛林中行进,贺凡切换到热像仪通道,利用大视场搜索正面大约200°范围,他可以看到东面的丛林深处,不时有拖着苍白尾焰的敌人地空导弹升空,潜伏着的自行高射炮也不时对空打上一个长点射,如同一条火蛇在空中乱舞。
战斗正在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敌人没有早早收兵退缩的意思。显然斯潘加孤注一掷,为了吃掉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投入了看家兵力,仅仅被发现的防空兵力,已经不少于三个营了,或许还有潜伏中没有被发现的,它们以轮流开火的方式,缩短雷达开机时间,抵消中国空军的探测和猎杀,以此拖延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的时间。看来背靠着新德里,无可后退,印度人确实准备下血本。
充分冷却的红外热像仪中,突然有了一些痕迹,背景噪点中,似乎有什么移动的东西?他调整倍率仔细想将目标识别出来。
还没有识别出对方,炮塔内的激光告警器滴滴响起,贺凡惊觉,对方已经在对他的做出进行测距,这是交战以来前所未有的事情,敌人显然先于自己探测到了自己。
他知道先机已失,下令全体释放烟雾后退,不过还是晚了,他看到了正面的炮口火光以及随即显形出来的坦克炮塔,确实就是他朝思暮想要碾压到履带下面的豹ii。
急速飞近的耀眼光芒从头上飞过,这是对手测距数值失误的特征,显然头顶上的激光抵抗系统发挥了作用。但是这种东西未必总是可靠,西方坦克的激光测距仪具备适应对抗的编码抗扰能力。
他立即超越射手,将炮塔转向目标。在+字瞄准线转到位置前,友邻车组已经有人抢先开炮,击中目标正面,但是钨芯弹在炮塔正面形成四散飞溅的碎片,这是典型的没有击穿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