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薨。”

    随着太监吊嗓子似的声音响起,跪在慈宁宫内内外外的嫔妃、宫女,各个以帕拭泪,哭成一团。

    看那哀伤难掩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要让他们殉葬呢。

    后宫中的,哪个不是人精,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似的掉下来,哭得却极有节制,不仅妆容如旧,就连声音听起来都是一个调的。

    毕竟太后仙逝的时候,可并不是她们“脱颖而出”的机会。

    建元帝难过的同时,也悄悄松了口气,毕竟现在海河晏清、天下太平,有一个手腕强势的太后垂帘听政,哪怕两人是亲母子,也带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耳边呜咽之声不绝,他蓦地回忆起来,七八岁时,自己染了风寒,母后那时只是个昭仪,又被人陷害禁足,没有银子,连太医也请不来。

    情急之下,母后只能亲自动手,腊九寒天,在内室和院子之间,来回往返,用积雪来给他降温。

    折腾到半夜,他体温总算降了下去,迷迷糊糊间,看见母后伏在床头,捂着脸,发出压抑的呜咽声。

    那是他唯一一次见到母后哭。

    谁能想到,三十二年后,那个不受宠、差点感染风寒而死的皇子,会在最后继承大统,坐拥天下?

    而蒲柳之姿的母后,却深谙人心,利用鹬蚌相争的方法,引得四皇叔和安定王争斗不休,以此平衡朝政,给了他们母子休养生息的机会。

    记忆中颜若朝华,柔弱却坚定的母妃,眼前躺在床上,满头银丝,死后余威尤烈的太后遗体。

    两幅画面在脑海中不断交织。

    建元帝上前一步,以后再没有人垂帘听政,给他带来令人窒息的压力,可同样的,那个捧雪给他治病,扶他一步一步坐稳皇位的母妃,也再不会有第二个了。

    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涌上心头,他突然跪地,伏在床前,拉着太后的手,像是七八岁,还在海棠宫一样,低低叫道:“母妃!”

    他不知道的是。

    太后就站在他身边。

    宋清桐神色复杂,自己生前染指朝政,儿子虽贵为九五至尊,却因为政务上的错误,常常被她训斥,母子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她是知道的。

    本以为自己死后,建元帝不欣喜若狂就算好了,却没想到,他的丧母之痛竟然如此的情真意切。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