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做出选择任郁欢确信,这件紫云罩衫和制衣局之中留存的那一小卷布料一模一样!这里竟然是梅妃的住所?宫中人人都知道梅妃住在承欢殿之中,却不知道梅妃曾经在陛下的保护下假死。丽嫔说承欢殿的老嬷嬷说,梅妃住在地下密室之中,然而那样花样容貌的梅妃,陛下恐怕也舍不得不让她住在阳光之中吧?所以说,这个地方果然就是梅妃在假死的时候住的地方吗?未免也太简陋了些?任郁欢心中怀疑,于是伸手再去柜子之中翻找,在一叠毯子的中间,发现了一套幼儿的襁褓,襁褓之中还裹着两套手工缝制的衣裳鞋袜。这是梅妃为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做的吧?为沈鹤北做的······这里之所以还这样干净,都是沈鹤北在让人收拾的。任郁欢想到这里,连忙抽身出来,对着四周看了又看,在屋子中上下摸索,果然在厨房的灶台下面摸到了一个机关。这样就可确信了!任郁欢连忙规整了物件,确定脚下没有留下足迹,方急急走了出去。紫鹃和抬脚的宫人们一起坐在树下乘凉,远远看到素白衣裳从矮墙之内出来,紫鹃立马叫起宫人们:“快,娘娘出来了!”“娘娘你累了吧,咱们回宫去吧?”“嗯。”任郁欢上了轿子之中还在思索刚才的发现。难怪沈鹤北知道她的所为和她和江太医的事情,想来他经常不出宫都住在这个小屋之中。或许德妃的宫内也有一个密道可以通往这里,才让沈鹤北和德妃两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联手做出这些事情。“紫鹃,我要去承欢殿。”紫鹃听得,只得吩咐轿子转向,去了承欢殿。丽嫔如今在太后手下办事,这个时候还未曾回来,任郁欢便在承欢殿中坐着等待。百无聊赖的时候发现丽嫔放在床头的书拿起来翻开看,从里面飞落一封信。任郁欢立🂚🏙马捡起来,发现是丽嫔的家书。丽嫔本是柳大将军的小女儿,按照父亲的心愿进宫选妃,和任郁欢不同,她和家中的关系一直很好。这一点时常让任郁欢羡慕。任郁欢将信塞入书中,正要重新放回原位,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冲冲的脚步声。转头一看,丽嫔正盯着任郁欢手中的书。任郁欢笑着道:“我等得无聊了,看到姐姐床头有书便想要看看姐姐再看什么,不想姐姐就进来了。”说着任郁欢便将书放下,挽着丽嫔的手臂道:“姐姐,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丽嫔转目对着那本书多看了一眼,才看向任郁欢,发现她神情没有异常,便勉强笑着道:“我可累死了,让我坐下你再说吧?”簪花和紫鹃在一起站着,簪花便上来和任郁欢说道“我家娘娘想要推脱这件苦差事,结果太后娘娘不允许,想来娘娘当初也何等辛苦,自然是没人可说的呢。”任郁欢听得,微笑着道:“我也是为了方便调查,才接了的,太后娘娘很容易就放权了,大小事情都让你办,只是也别忘记一双眼睛一直都在后面盯着,错不得半点。”簪花听得便又帮腔说道:“我家娘娘也是为了娘娘的事情,以太后娘娘的名义出去各种调查,也去见了贤妃和德妃,去了太学,走断了腿了!”说完簪花还转头看向紫鹃:“咱们还是一起去的呢!”任郁欢连忙握着丽嫔的手笑着道:“我知道姐姐为了我做了很多事情,我也一直都很信任姐姐。”说着任郁欢便将发现的小屋告诉了丽嫔。丽嫔本来心中还有些慌乱,不确定任郁欢是否看了她书中的信,纠结的心情一直无法解开。又听到簪花无意说多了,心中也着急。但是如今听任郁欢说的话来看,她是全然没有疑心,果然是如同她自己说的那样没有看信的内容,这才稍微放了心。“没想到竟然藏在那里面,当年服侍的人也不知道都去哪里了。”一句话提醒了任郁欢,立马对着丽嫔说道:“你殿中那个老嬷嬷,不如找来问问?”丽嫔立马摇头:“不好,我对她的了解也不多,这样贸然问了,反而打草惊蛇。”任郁欢听得,也就不提了。两人一起说了闲话,任郁欢便在承欢殿之中写了一封信托给丽嫔道:“我如今不好去见陛下,只有拜托姐姐将我们近期的发现告诉陛下了。”丽嫔听得,伸手将信接过来。任郁欢便起身去了,丽嫔还坐在原地,盯着眼前放着的信件。簪花上来问道:“娘娘若是要送信的话,让奴婢去吧,奴婢认识陛下身边侍奉的小五,他会帮忙的。”丽嫔拿手按着信道:“你去将我床头上放着的那本书拿来。”簪花听得,便去拿来。丽嫔从中拿出一封信来,信已经打开过了,她昨晚上就看过了。只是此刻她需要再看一次,才能做出决定。信是她的父亲柳大将军所写。信上说破了柳家和沈鹤北的关系,还让丽嫔从中帮忙,帮助沈鹤北做成大业。昨晚因为太过震惊,丽嫔躺在床上看了好几遍,细细回想,发现柳家确实可能从一开始就和沈鹤北关系不简单,只是她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因为他们柳家一向是以两朝元老自居,忠君爱国是他们的军队铁则。丽嫔也曾经因为贾斌的出现而心生不喜,觉得沈衍之以莫须有的猜疑苛待他们柳家。如今才发现,一切都是表面的浮华。柳家当年是以出卖德妃的父亲,当年的大将军为契机,获得了太后和陛下的🄀信任。如今看来却是大将军知道自己家族危亡,做出的釜底抽薪的法子。柳家起来之后,暗中保护德妃不说,还一直都在照看沈鹤北。沈鹤北虽然名义上是跟着宁王妃去了,实际上🖖沈鹤北很早就以求学为由,离开宁王的封地来到京城,在京城期间,都住在柳家宅邸。只因为父亲也罢,沈鹤北也罢,两者的都伪装得太过真实,让丽嫔都未能察觉。